而后,三位贵人都齐齐地望向了戴义。戴义扫了扫那几位方才奏曲的姑娘:“老奴斗胆,兴济县国子监生张峦之女张氏,兴济县县丞刘郸之女刘氏。”
刘娘子不着痕迹地看了看身后角落的张清皎,嘴角轻轻地勾了勾。张清皎感觉到好些目光在自己身上转了转,依旧垂首不语。
这时候,万喜夫人忽又道:“长公主殿下,太后娘娘不是说择出九位么?可还有两位没有选出来呢。以臣妇看,方才那位给咱们作诗的小娘子便很是不错。虽说臣妇听不懂,但这可是这群良家子里头一份的,总不能将她舍了去。”
重庆长公主眉头微皱:尽管万喜夫人说得不无道理,但这可是在选太子妃,不是选甚么才女。方才那位姑娘确实才华出众,从她的诗画里透出的却非文人常有的清高孤傲之气,倒是颇有些繁华迷眼之感。从她方才替她们作诗的举止来看,也不是什么不食人间烟火之人,而是过于世俗了些,有些近乎谄媚了。这样的人,有才却没有德行,绝不适合为太子妃。
“都指挥使夫人既然不懂,又怎么知道她的诗作得如何?”庆云侯夫人笑了笑,“更何况,钦天监有言,‘后星煌煌,照之东南’。这姑娘出身河间府府城,显然是不符合的。”她们之前筛选出来的良家子,每一个都是出身运河东南,完全符合京城诸位高人与钦天监的预示。
万喜夫人讪讪不语。她何尝不知道,凡是她选上的,便是入了宫,周太后也不可能挑中她们?但退一步想,她若是多占几个名额,重庆长公主等人就少了合适的人选。到时候便是选出来,也未必是最“合适”的太子妃。
“请长公主殿下决断。”为了防止万喜夫人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戴义果断地行礼道。
重庆长公主仔细挑了挑手头的诗画,又指了两位:“顺天府大兴县举人林忠之女林氏,永平府开平中屯卫知事周江之女周氏。”
至此,尘埃落定。其余良家子便是心里再不甘,也只能垂首行礼退下,留下九位中选的良家子立在殿中。重庆长公主打量着她们,除去万喜夫人选的那两个之外,其余人真是越看越喜欢:“来人,赏她们花钗。”
宫女们循声鱼贯而入,手托金盘。盘中是栩栩如生的蝶恋花金钗,花心镶嵌着火红的宝石,蝶的双目亦是小小的黑宝石,简直精致至极。九位中选的姑娘双手接过花钗,屈膝行礼道:“多谢长公主殿下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