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八个帮派之外,还有两种人,准确的说是两个人,被称为边缘男女。边缘男则是艾杰,他被李家昊取的绰号叫“艾滋病”,边缘女就是你,你被众人叫“肥猪”。
边缘男女基本上是从“汤姆帮”“玛丽派”或者是“宅男帮”“宅女派”里被孤立出去的,这样的人会被全班欺负。高一上学期的边缘女是徐凉,她被孤立的原因是,下学期则是你,你被孤立的原因是。而边缘男一直是艾杰,因为他得罪了江昆。总之,被孤立的和被欺负的人大多都是异类。
“公主派”和“太妹派”向来不和,双方互相看不顺眼,起因是赵淑真和徐凉的“班花”之争。而“政委帮”和“校霸帮”也一直明争暗斗,原因则是篮球队之争,周修齐和江昆都是校篮球队主力。两人的队伍各自捧自己的“老大”做先锋。再来,班长和校霸的关系,向来就像警察和小偷。想要和和气气的,那也很难。
我奇怪人数为什么会这么平衡。你告诉我,开始并不是这样的格局。在高一上学期的时候,并没有这样明确的“帮派”称呼。现在的这个格局是经过高一两个学期的磨合和进化下形成的。比如徐凉,在高一上学期时曾经是被全班孤立的对象,就是现在的“边缘女”。但是到了下学期后,她忽然就成了“班花”,还成立了“太妹派”。而曾经欺凌过她的人,都被她狠狠地欺负回去了。
另一方面则是大多数人在努力保持平衡,因为不平衡就会有战争。大部分的普通学生其实非常渴望平衡,这样才能安稳度日。
我诧异为何没有人愿意打破这种莫名其妙的阶级,你告诉我,曾经也有人试图想打破。这个人是余晚亭,他曾在高一下学期时和他玩得好的两个人组成了三人组,不参与团体,一心学习。不过很快他就被孤立了,他的小组也被蚕食了。到后来,大家就自觉地接受了这种阶级划分。
我问你为何学校和老师不管。你说,其实学校和老师知道,这种团体只要没发生打架斗殴事件,老师们也不好管。而且,形成了这种团体之后,老师反而更容易管理。老师只要摸清楚团体的首领,了解好他们,就能轻易的掌控班级。况且,这并不是我们班首创的,而是正茂中学历年来的模式。只不过因为每个班级的老师学生不同而稍有调整罢了。
你告诉我,在这个班级里。适者生存,这是规则。每个团体都有它自己的规则,你不想加入,就会被孤立。每个人都应该待在既定的位置,而不是冲破规则,应该固守规则,这样才能安全长久。你说,找到你的团体,就找到是你的定位。有很多人在开学的时候没有找到定位,所以被孤立了。比如说曾经的徐凉和现在的你,还有快要成为下一个“边缘女”吴梦露。你跟我讨论,我们两个应该加入到哪个团体中,是“玛丽派”还是“宅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