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零尽,却道海棠依旧

分卷阅读524(1 / 2)

“嗯,这是科学的解释方法,但是文人就会用想象力,他们会说是因为海水倒映了天空,或者说是因为雨水带着蓝色落入大海,将一片洁白的大海染成了蓝色,这种想象力比较丰富的比喻,明白?”

“哦……文人真是矫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种千古名句,只有王勃那样的天才才能写得出来。”

肖谷来了兴致晃着小椅子问我:“他是天才?”

“王勃六岁能作诗,九岁读《汉书》读完了还写了十本《指瑕》,就是纠错集。”

“纠错集?”

“就是说着孩子九岁的时候就能读大学专业课的教材,然后还把课本里面的错误给挑了出来,绝对的天才。”

“那最后呢?”

“最后?他死了啊。”

他可能有点无语吧,扬声道:“废话,他要是活到今天,我们都要吓死,我是问你,最后他有没有登阁拜相之类的。”

“没有啊,他写完《滕王阁序》之后坐船去任地,船出了意外,他就离世了。”

肖谷感慨:“哎呀,那这小子还挺惨的啊,满腔才气最后落得这么个下场?”

“历史上这样的可叹的天才海了去了,江山代有才人出的。”

“还有谁啊。”

我想起昨天晚上和他一起看的某个艺术设计品:“你知道《千里江山图》吧。”

“嗯,昨天看的那个屏风不就是以那个为灵感做的吗?”

“《千里江山图》的作者十八岁开始画这幅画,用半年时间画完,不到二十三岁就过世了。他就留下那么一幅画。史书上也不过寥寥数笔的记载。”

“哇,这个比王勃还要可惜啊。”

“文人就说了,王希孟来这个世上走一遭就是为了给这天地文墨中,添上一笔青绿幽蓝的颜色。”

“这个说的好。”

我回身笑问他:“现在不觉得文人矫情了?”

“……”他用书在空气之中张牙舞爪的发泄了一通:“你怎么抓到机会就整我!”

“肖谷!你这就叫偏见。”

无意识的,我们和正在看热闹的李伟对上视线,他辞掉了便利店的工作,现在正专心的替学校管理电脑数据,我听昊然哥哥说李伟的工作做得很好,收钱不多还面面俱到。我在想,比起便利店里那些杯水车薪,昊然哥哥能给的工钱怕是够他一家的花销了。

“你们两个真能吵。”李伟幽幽的给了一句评价,然后嫌弃的问肖谷:“你背个书都要缠着他?你不怕他烦你吗?”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