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瑾在其他方面倒是都弄得那种比较低端的技术,没办法,毕竟得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但是,这等军工产业,为了保密之类的缘故,刘义瑾除了搞流水线之外,还采用了半自动的操作手段,利用水力还有蒸汽机等设备,大大减少了人力,同时也降低了泄密的可能性。毕竟,大家其实都不知道自个做出来的东西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除此之外,如今刘裕带着的,其实是比较初级的产品,更加高级的还在加紧生产之中,也就是说,就算是拓跋珪获得了这一批的火炮,还知道怎么使用,怎么生产,下一次作战,面临的就是更加先进的火炮了!
除了火炮之外,还有火枪,这玩意更是没太多技术含量,这让练武什么的,性价比一下子降低了很多,不要求士兵有多好的身体素质和战斗能力,只需要对准前方敌人的方向扣动扳机就可以了,就算是对方在冲锋,也是没用的,热兵器对上冷兵器,很多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尤其这玩意要是没有子弹,扔在战场上,也只能当做烧火棍使用。
按照刘义瑾的说法,那就是,技术差距越大,那么模仿的可能性就越小,就像是只会使用石器的原始人,你就算是带上一把精钢长剑过去,他们也只会认为这是什么神器,压根搞不清楚这长剑到底是什么构成的,又怎么去锻造呢?
而这种成熟的后膛填装火枪,跟冷兵器时代的技术差距,比起钢铁与石器的差距更大,就算是十年八年的时间,对方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何况,有了这样的武器,以刘裕的本事,压根就不可能耗费十年八年的时间解决问题。
刘义瑾跟刘义符都没有留在后方,而是跟随刘裕大军一起向着北方进发。
对于刘义瑾来说,他该交代的东西已经交代了,他跟着出来,完全是想要第一时间得到北方这边残存的各种书籍什么的,免得那些士兵不慎之下,将一些东西损毁了。
而刘义符呢,完全是刘裕想要培养这个儿子了,虽说刘义符年纪还小,但是,刘裕自觉自个早点征战多年,身体里头留下的暗伤很多,按照任青媞的说法,刘裕能活到六十,那已经是他天赋异禀,老天保佑了!
其实之前的时候,刘义瑾已经帮着刘裕将体内的暗伤都治好了,刘裕再多活个二三十年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当然了,这也只是理想情况,因为刘裕的武功对身体并没有任何滋养作用,完全是战场上的武功,属于那种透支身体,提升力量的类型。要不是因为刘裕自个先天根基不错,任青媞好歹当年乃是逍遥帝后,对于医理药理非常擅长,一直小心为刘裕调养的缘故,刘裕就该和他曾经一起从军的那些人一般,如今差不多只能苟延残喘了。
刘裕即便如今已经是一方主帅了,很多时候依旧习惯于冲锋在前,以身犯险,虽说这样的主帅在军中很受拥戴,这也导致了他一直承受着比较大的身体压力和精神压力,而且,他这样的习惯敌人也都知道,常常会针对他发出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