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皇位要继承

分卷阅读261(2 / 2)

段思瑾这边几个主意一出,段思平几乎能看到未来财源滚滚的场景了,他这些日子算是看到蜀中那些商人的实力了,简直是叫人目瞪口呆,荆襄那边的商人合起来都没蜀中这些人阔气。

这也难怪,蜀中因为地势的缘故,一向太平,少有战乱,蜀中特产又比较丰富,从秦汉时候开始,蜀中就多有豪商出现,等到后来,因为战乱之类的缘故,又有许多人携带着大量的财富涌入蜀中,蜀中商业又比较发达,那些商人自然手里头有着不少钱财。

只是,蜀中的商人在中原并不是很受待见,地域歧视这种事情,古往今来都有,而大理这边不一样,大理本来就与蜀中接壤,互相之间往来也比较多,比较了解,自然不存在多少歧视之类的情况,或者说,原本的时候,蜀中人还要歧视一把南诏人呢,毕竟,蜀人一直是中原治下,不像是南诏这边,一听就都是一帮蛮子。

不过,如今大理分明不一样了,这些商人都嗅到了金钱的气味,尤其,大理对外表现出来的开放态度,让这些商人一个个都非常激动,中原这种地方,商人看起来有钱,实际上对于上头的官员来说,就是待宰的肥羊,稍有不慎,就要家破人亡,多年财富都被人掠夺。因此,这些商人一直热衷于找靠山。但是这等乱世,很多靠山也是不靠谱的,说不定遇上什么兵变,就完蛋了,自家也只能任人鱼肉。

而大理却是不同,大理毕竟是一个新生的政权,正处在告诉发展阶段,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得依赖于来自于外界的商队,才能将自个的商品运出去,需要的东西运进来,因此,对商人的政策也颇为宽容,便是赋税也不算高。

这就很有吸引力了,尤其,大理居然肯将道路之类的交给这些商人来运营,虽说初期投资比较高,但是大理国承诺了不少优惠措施,比如说许多商品的优先购买权,还有更多的折扣优惠,因此,就算是道路白修了,大理国很快反悔了,长远来看,也是不亏的。何况,大理国很显然不会这么反悔,要是大理真的将这些商人都得罪了,回头没有商队进来,对于大理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只能说,这些商人将自个的重要性想得太高了,难不成大理自个不能组织自己的商队吗?当然了,国家信用这种事情,还是不能丢的,又不是那等过了今天,就没有明天的政权,能捞多少是多少,但是这种国家到处搜刮还来不及呢,还搞什么基建啊!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