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思瑾听段思平如数家珍一般,说着希夷先生陈抟当年在江湖上的诸多战绩,心中盘算了一番,这位陈真人在江湖上传言很多,他如今在江湖人被人称作是仙人,声望极高。也是当年积威所致。
陈抟从小聪颖,过目不忘,经史百家,无一不通,无一不晓,十多岁就得了当时皇帝的召见,赐号清虚处士。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陈抟才初入江湖。
陈抟一开始进入江湖的时候,没人把他当回事,哪知道,他从《道德经》、《南华经》、《易经》等道家领悟出了几门武功,头一次出手,便将当时黑道上赫赫有名的太行双雄打得心服口服。几年之内,他行走江湖,已经找不到敌手了,江湖传言,他曾孤身一人上了少林,结果少林方丈,达摩堂首座,般若堂首座等人一起出手,甚至出动了十八罗汉阵,都没能伤到陈抟一根指头。
空穴来风,虽说无论是陈抟还是少林寺对此都闭口不谈,但是大家对此反而更是深信不疑,要不然他们也该站出来辟谣了。然后陈抟俨然对武功没了兴趣,开始在武夷山,峨眉山等地访仙修道,前些年的时候,有移居华山云台观,却又恼了那等时不时上门讨教的江湖中人,干脆不知道隐居到华山什么地方去了,偶尔才有人能在华山山中发现他的行踪。
知道了陈抟的诸多事迹之后,段思瑾顿时起了心思,回头应该与这位希夷先生好好交流一番才是。
除了对希夷先生之外,段思平对于江湖上的诸多人物,其实多半不怎么看得上眼,主要是有点本事的要么开宗立派,要么建功立业去了,这等乱世,可没有什么江湖中人加入军队朝堂就是做什么朝廷鹰犬的说法,相反,这更能够实现他们的价值。也就是太平盛世的时候,所谓侠以武乱禁,朝廷对于江湖一直是处于打压的状态,江湖中人也没有别的出头之路,所谓做朝廷鹰犬的说法,颇有些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意味。
段思瑾对于段思平的说法深以为然,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在这等低魔世界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闯荡江湖这种事情,不明白的人才觉得有多么热血沸腾,但是这其实仅仅是江湖上的中上层,底层的江湖中人日子都是过得很苦逼的。
而江湖上的中上层,绝大多数社会地位也是比较高的,要么出身高门大派,要么,就是家有恒产,在当地也是大族豪族。至于那等黑道上的人物,听起来是什么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多么潇洒快活的样子,实际上呢,在官面上头,压根就是上不得台面的人物,真要是叫官府抓住了,少不得充军流放,甚至直接秋后处斩的结局。当然了,对于那等武功太高,官府拿他们也没办法的,那也就另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