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手上的信,顾尘依照着方才的折痕依样重新叠了回去,回忆了一下云染拿到信时的动作来回翻转之后,再重新打开,循着折痕将几个字连在一起,果然是一句话。
“江南三省商会罢市哗动三日,时机已到。”
第21章
窗外淅沥沥的小雨淋湿了屋檐,顾尘搁下笔看着那一行字,想起了街上那人说的话,关张闭门商会罢市,所以这一切她早有谋算?朝廷要增加三成的商税,云染便顺势而为,趁此机会挑起商市与朝廷之间的矛盾,商人重利再加上士人的诸多偏见导致商人在本朝一直都被刻意打压,他们早就心生不满。
如今又要增税,商人们如何能愿意?顾尘看着“哗动”两个字,便猜到这应该也是云染计划之内的,朝廷的本意是剥削江湖人的既得利益,削弱江湖人在百姓中的影响力,从而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可,千里之外的人们并不能准确的接收到朝廷的本意,尤其还是这种藏着弯弯绕绕不便明确表达的深意,他们只会认为是朝廷又要强征赋税,导致百姓民不聊生,这日子没法儿过了,并不准确的清楚这个税征收的对象到底是那些人又是怎么来收的,所以罢市哗动只是为了向朝廷抗议,来争取自己的既得利益。
凭探月阁的势力,只要在里面稍微的搅搅浑水,这事儿就不会善了,哗动罢市三日只是开始,很快这股风向就会吹到京都,当地的奏折就会递到皇帝的御案之上,如果这个事情没有妥善的解决之道,不出半个月,商户之间的贸易链就会中断,到那时,京都里丝绸会涨价断货,翠色朱玉千金难求,糯米荷花藕再也端不上酒桌,甚至连飘香的桂花酒都失了滋味。
这些看似都是不起眼的小事,却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一旦贸易链中断,老百姓的生活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从柴米油盐到衣食住行样样都会遇见不趁手的时候,若真是到了那个时候,老百姓就会觉得朝廷无能,便会生出许多的民愤民怨,民心不稳,这天下说乱也就乱了。
当然这些都只是顾尘自己瞎捉摸的,她并不认为当今陛下能蠢到这种程度,探月阁手里确实有着巨大的潜在的利益,可以作为国库的贮备粮源源不断的供应国库的需求,但这并不代表着就要因小失大,没了探月阁还有少林峨眉昆仑山,但民心要是没了,离拱手让江山也就不远了。
以小博大这一招,顾尘觉得虽然有点冒险,但应该确实是有用的。甚至云染根本就不用博大,只要把商会罢市哗动的消息往上那么一递出去,皇帝自己就先稳不住了,当权者自古如此。
顾尘吹干了纸上的墨痕,拿镇纸压住了。云染这会儿已经睡着了,顾尘并没有打算叫醒她,这小郡主年纪不大,心里揣的事儿倒是不少,就是好好的身子这么折腾几回估计也得拿药罐子泡起来,更别说她这种本来就泡在药罐子里面的,更得小心呵护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