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对谁也不能说----这是招惹是非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守口如瓶。”胤禛一字一句叮嘱胤祥,“你还记不记得衡臣哥哥的座右铭是什么?”
“哦,我在他书桌上瞧见过,是黄庭坚《赠张书和》里的一句‘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张廷玉现在成了翰林院的文官,胤祥经常有机会见到这个胤禛的好友,因此两人常有交往。
“你再过一些时候大概就要跟你四哥我一样列班听政了,这句至理名言你一定要放在心里----朝堂险恶,有些事情咱们即使知道,也不能说出去。”胤禛想到胤祥即将入朝,不免提前叮嘱他几句。
“可是如果不能说,为什么四哥还要带着我去听呢”胤祥困惑极了,在他看来,遇见不对的事情,就应当跟康熙汇报才是。
“要在紫禁城里生活,咱们可以‘不作为’,却一定不可以‘不知道’。”胤禛见胤祥更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立刻转换了语气说道,“算了,说多了你会犯糊涂的!你回额涅那儿去罢,你松贞嫂子还等着我呢!”
“嗯----我不会让松贞嫂子吃我醋的!”胤祥总觉得自己喜欢和胤禛在一块儿似乎是挤占了胤禛夫妇的相处时光,心里总有些过意不去,“四哥快回去吧,明儿见!”
“你这小子,好的不学,学得这么油嘴滑舌!”胤禛的脸渐渐红了,转身向胤祥挥别。
第216章 龙生七子(修)
“从前太皇太后年纪大了, 所以没法子亲自上菩萨顶礼佛。现在我身子还硬朗,能为大清祈福真是太好了!” 数日后康熙一行终于抵达五台山, 看到眼前的菩萨顶佛寺,由锦书与伊尔哈陪伴的太后不禁感慨万千, “唉……真是托了皇上的洪福!”
“额涅您客气了,这都是朕孝顺父母应当做的。”康熙与佟懿儿陪侍在侧,看见太后高兴, 康熙心里自然也是高兴的----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早逝, 太皇太后也已于十余年前含笑而终,现在还有一个嫡母可以孝顺, 这在幼年丧父丧母的康熙看来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了。
“听人说,这里的大师是能预知未来的----依我看呐,孩子们都可以去问问,看看将的运气如何,皇上您说呢?”站在佛寺门口,一向极其虔诚的太后朝着佛寺的金顶拜了三拜, 转头向康熙笑问道, “让阿哥格格们都给大师看看!”
“是啊皇上, 您的阿哥们各个天庭饱满器宇不凡,看着将来就像是有出息的。”伊尔哈紧跟着太后的话音附和了一句, 特意往胤禟所在的方向瞟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