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嬷,不如婚礼结束后,让孙儿陪您回巴林料理旗务罢!孙儿在皇上的教导下已经学了不少本事,相信一定可以做好巴林部的顶梁柱!”乌尔衮的父亲英年早逝,巴林郡王的名号和责任迟早有一天会落在乌尔衮的头上,他已经准备好了。
“皇上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跟我发誓要做大清的顶梁柱,你们不愧是翁婿俩!”见乌尔衮这般富有担当精神,太皇太后不禁感到十分欣慰,“不过,这会子听说厄鲁特的噶尔丹正在闹事,你还是先和宝音丫头在京城住着吧,等那边消停些再回去也不迟。”
“太皇太后说的是,你这粗枝大叶倒不打紧,就怕伤了二公主金枝玉叶,你可担待不起啊!”淑慧公主自幼在关外长大,想到自己的孙媳妇是紫禁城里娇生惯养的公主,到底还是放心不下,“你放心,巴林有你玛嬷我,一定会平平安安的!”
“谨遵太皇太后、玛嬷教诲!”乌尔衮打了个秋千,心里觉得自己实在是考虑不周了。
“淑慧公主一回来,皇祖母的身子果然要好得多了----懿儿你可真有主意!”听武太医汇报太皇太后的脉象日趋平稳,康熙自然喜出望外,跨过承乾门的门槛将佟懿儿扶起来时,他的眼睛里仿佛有星星闪烁似的,“相信年底办了二公主的喜事,皇祖母的病定能痊愈了!”
“其实也不只是懿儿的主意,和卓妹妹也是这么想的。”康熙说的期许,也是佟懿儿发自内心的期待,自从听太皇太后呼唤顺治和淑慧公主的名讳,佟懿儿就觉得眼下的头等大事是让太皇太后得享天伦之乐,心情愉快,自然延年益寿。
“你们后宫姐妹能够替朕分忧,知道如何照顾太皇太后,想朕所不能想,实在令朕欣慰。”随着太皇太后年齿渐增,她的健康一直是萦绕在康熙心中的头等大事,但他平日忙于朝中大小事务,又时常需要离宫考察官员,会见王公,考察民情,纵使时常到慈宁宫向太皇太后请安,始终力有不逮。如今有佟懿儿替他分担,他倍感踏实。
“只是……”佟懿儿忽然想起荣妃几次三番担心二公主嫁去巴林后遭逢战乱之苦,现在她却因为想为太皇太后“冲喜”而提议让二公主提前与乌尔衮完婚,靠在康熙的胸前,她忽然犹豫了,“公主一向养在紫禁城中,听说巴林部今年遭了旱灾颗粒无收,不知道她会不会适应不了那边的环境呢?”
“这个你放心,姑姑跟你一样疼惜二公主,已经答应让他们小两口暂时先在宫中住下了。朕有空的时候可以常带他们回去看看,让那丫头慢慢熟悉那边的环境。”幼年失去双亲的康熙比旁人更在意子女的感受,何况他的女儿本来就少,自然十分珍视,“回头你跟荣妃好好说说,朕会在京城给他们先找一处宅子,这样他们也可以时常回宫探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