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而今台湾郑氏已经归顺,迁界令刚刚废除,朝廷上正讨论着该不该开海禁呢!”听佟国器说起顺治年间的海患,接过一盏雨花茶的康熙将手中的甜白釉茶盖在杯沿上轻轻摩挲,气定神闲道,“不知佟中丞有何高见?”
“草民以为,沿海居民不似内陆居民有田可种。他们要想维持生计,要么出海捕鱼,要么与海外商人贸易。”佟国器见多识广,在沿海地区为官多年,自然对沿海民风民俗了如指掌,“过去海寇横行,伤人命案频发,加上郑氏一心以复明为己任,先帝不得不闭关以自守。如今海晏河清,时移世易,解除海禁恰逢其时。”
“小舅舅,您觉得呢?”今日是康熙的私人行程,在场的几乎都是佟氏亲族,康熙将茶盏搁回石桌上,闲适地架起二郎腿,将手环抱在右腿膝盖上。
“奴才觉得族兄说的很是,望皇上明鉴。”佟国维穿着一品文官朝服,胸前的仙鹤补子熠熠生辉,仿佛即将腾空而起一般,他起身作揖表示附和,“民生乃立国之本,相信只要治理得当,开放海禁是功在千秋的好事。”
“那帮士大夫终究不如你们!”康熙听了佟国维的应答,拍了拍大腿笑道,“你们佟氏一族不愧是经商起家,倒是一向很有生意头脑呢----”
“皇上谬赞了!”听康熙这样夸自己的娘家,佟懿儿忽然忍不住一阵窃笑。作为佟氏的一份子,佟懿儿不免要起身与佟国维、佟国器等人一道谢恩,“佟氏愿为皇上鞠躬尽瘁,不负圣上隆恩!”
“说来却也不是为了朕,咱们都是为了天下苍生考虑啊!”康熙上前牵住佟懿儿的手,又嘱咐佟世南将他年迈的父亲扶起,和颜悦色道,“不知佟世南你可愿身先士卒,到广东琼州做几年县令,好生助当地百姓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臣愿效犬马之劳!”三十出头的佟世南盼这一天已经盼了很久了,他不在乎赴任之处有多荒凉,只要康熙需要,他都义不容辞。
“那随朕回京后,你办了手续便准备去赴任罢!”康熙话音刚落,乌云密布的天空竟洒下纷纷扬扬的雪花来,康熙起身搓了搓手心,走到亭子边的石阶上长舒一口气,“好哇,瑞雪兆丰年,这场甲子年的江南雪,真是个吉兆!”
走出僻园,走上长干桥时,四处已有了些积雪。康熙穿上顾问行备下的藏青色玄狐镶边斗篷,牵着穿一袭银鼠皮裘衣的佟懿儿缓缓前行,生怕她滑倒摔跤,一面轻声问道,“冷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