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六岁入门,而且身壮力健,活泼好动,适应能力强,学武快,性格坚强,从来不用担心。所以袁志善对玉堂特别严格,倾囊相授,就是希望让他继承钵,把他的武学发扬光大。
收了玉堂二年后,越国也送来三岁的嫡子紫玉,紫玉是被越王抛弃的王子,越国王后交代过只要能保住他性命就可以了。袁至善让八岁的小玉堂帮忙照顾紫玉。后来就认了他做养子。
袁至善夫妇毕竟养大他们两个,朝夕相处这么多年,夫妇两人早就当他们两人如亲生子般疼爱。虽然有时更偏袒养子靜宇,不是因为他的养子身份。只是他比玉堂小五年,又得不到生父的父爱,三岁就被丢到这里,身体瘦弱多病,经常哭闹不安。昆仑山又特别寒冷,师父师母怕他养不大,所以特别怜惜。
静宇的原名是凌紫玉,但是袁至善收了他就做养子后,为他另起一个名叫袁静宇。希望他能够安静下来,不要天天哭闹。另一层意思是:能够清静无为、静以修心养德。
袁至善以为他们两是兄弟情义,所以一直没有发现玉堂走错路,对此十分内疚:“为师对静宇特别宠爱,让你帮忙照顾他,是希望你学会承担责任,把他当亲弟弟那样照顾他。怎料到你却生出这般情愫!”说到这里,袁至善百感交集,又痛心、失望,又自责。
玉堂看着年迈的师傅痛心疾首又跪了下来:“师父不要伤心,徒儿知道错了,徒儿会尽快忘掉这不该有的感情,徒儿会找个贤德女子为妻,生儿育女。让师父师母颐养天年,有徒孙承欢膝下。”
袁至善听了,心里一下子轻松了,幸好徒儿还不至于用情太深以至泥足深陷。否则被这段不伦不类的感情硬生生毁掉自己亲手教出来的好徒弟。
袁至善在后山自己收徒,一切都要靠自己重新起家,又不像掌门大师兄那样可以继承师父生前的大片基业,有那么多徒弟,现在自己老了更加没能力再收新徒弟,再花个十几年时间和心血重新教起。
如果收个有其他教派的武学根基的成人徒弟,再教个五、六年上层的昆仑武术,是不成的,因为各门派武学风格与路线不同,没有打好昆仑派武学的根基,直接学中上层昆仑派武学是不成的。何况其他教派也不允许出现此等叛徒。
没了徒孙,自己研究出来的武学和医学岂不失传。“玉堂,上次昆仑派的嫡传大弟子李成辉和她妹妹来这里玩过几次,你还记得那个小姑娘吧,三年前她也拜了昆仑派掌门就是我师兄为师。那个小姑娘以前喜欢跟你一起玩。你师母很喜欢她,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们都是昆仑派的,如果你能娶她为妻,就亲上加亲了。你……”师傅身为男人说这些话,也特难开口。
玉堂低下头说:“只要师傅喜欢,徒儿也会喜欢。明日我去找她一起下山去采购日常用品。徒儿会尽快打动她欢心。”
袁至善开心的笑了,“那就好了。我们这里人丁单薄,为师希望你早日成家,开枝散叶。”袁至善笑嘻嘻地说“添几个徒孙就更好,热热闹闹的,也有人继承衣钵。你明天多买些好吃的回来,傍晚请她来吃个便饭吧!让师傅师母高兴高兴,热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