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于碧,赵熙延与韩秋衣继续在殿里商量着如何安置这个孩子。赵熙延这次无论如何都要遵从韩秋衣的意思,毕竟琪琛已经是没有过问,自作主张的。虽说保住了孩子,但是也叫孩子没有办法认回生父,更不能认韩秋衣这个亲祖母。韩秋衣坚持要于碧认祖归宗,坚持要记在赵禧延名下,哪怕伤透了丘如玉的心。赵熙延本想着要自己认作义女,封为郡主,两全其美。可是这样的话他根本不敢说,皇帝义女与亲王嫡女身份可是完全不等同。皇帝义女是外人,全靠恩宠,亲王嫡女是正儿八经的皇嗣,载入宗蝶的。赵熙延也想过要不送到怡亲王那处,就说是他的风流债,现在找回来了。可是他也不敢这么说,怡亲王这么多女儿,于碧挂在他名下就得入怡亲王府,怕是不得重视。他倒是也想将于碧记在十三名下,可是一旦昭告天下,丘如玉不可能不知道的。就算是于碧假装是别的王爷的风流债,可是这个长相就出卖了,两人早晚也会碰面。丘如玉知道了这般伤心欲绝,万一又做出那种抛子出家的事,他这个皇帝的脸面保不住,还连累琪琛不知道以后在宫里如何自处。
赵熙延请了太后一块相商,将午后的大臣全都拒之门外。太后也早早知道了些,现在确认了,更是棘手。太后是赵熙延生母,凡事都会为自己的孩子考虑,这事于赵熙延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去管丘如玉死活就罢了。在太后眼里丘如玉这样的贫家女子,若不是怀了皇嗣,连皇宫的大门边都挨不着。如今给了这样高的名分,时不时也照拂一二已经是顶天的恩赐了,还需要考虑她难不难受都是笑话。
“皇帝,这事主要还是得听你韩娘娘的。琪琛将来入嗣贤亲王一脉算是认祖归宗,这个女孩儿也应该归回十三名下。”
“儿臣知道,只是多年贤妃笃信十三对她一片真心,陡然冒出个私生女,她十年守节怕是受不得。”
“你何须管她受不受得?她不过是你弟弟偶然宠幸过的一个贫家女子,运气好些才怀上皇嗣。得了你这样多年的照拂,如今更是给了这样的高位,已经是旁人九世都俢不来的福分了。你如今还得为她着想,去委屈流落在外的遗孤,皇帝你这心不要忒软了。如是你弟弟还在世,她这样的身份,也不过就是王府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侍妾,名分都不会有。如今位居四妃之首,踩在了多少世家女的头上,不该知足还要闹些什么?”
“本宫也知道如玉为了孩子牺牲颇大,很是同情她对十三一往情深。可是她再委屈也委屈不过本宫的孙女,自幼流落民间,吃尽苦头。如玉她再难,也有皇帝一路保驾护航,十年荣华富贵。本宫的孙女十年流落,吃不饱穿不暖的,想想都要泪流不止。待她入了宗蝶,本宫定要亲自抚养她,补偿她多年吃的苦。”
“皇帝,你就不要再犹豫不决了,一个贤妃你怕些什么?这事闹起来对她一点好处都没有,真闹起来,哀家将琪琛带到咸福宫与韩姐姐一块养着这两个孩子,两兄妹也可以培养培养感情。将来琪琛承袭了贤亲王位得多多疼惜这个妹妹才对得起十三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