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轶事之长夜未央

分卷阅读218(1 / 2)

赵熙延可没有这么多的心思去挂念后院,下面的大臣每日来奏个不停,他都无暇抽身回咸福宫去。赵熙延也不埋怨这些大臣,毕竟现在先帝要出殡,新君要登基,事情确实很多。赵熙延在先帝出殡之前,召见了仅剩的三位弟兄。三人心悦诚服,尊赵熙延为帝。赵熙延是先帝诸子中,确实是最出色的,而且单从子嗣来说,也是最佳。裕亲王和怡亲王后院里只有几个女儿,十四还没有满十五,也没有成婚。赵熙延后院里有了两个儿子,于皇家开枝散叶来说,确实是最合适的。多年来因为争储,他们即使退出去,废太子也没有放过他们。幸好得了天下的是仁慈的老十一,要不然估计要跟着先帝一块出殡了。赵熙延安抚了他们,都让他们以后上朝参政,还给了他们的嫡长女公主的封号。三王千恩万谢,感慨着安定的日子就要来了,总算是撑着一条命捱到了今日。

章皇帝终于出殡了,丧龙钟敲个没停,弄得人人伤悲。赵熙延穿着一身丧服,带着仅剩的三个弟兄亲自扶棺送葬,直到泰陵封锁。赵熙延瞧着泰陵地宫一点一点封上,心里实在是凄凉极了。上一次来皇陵还是跟着父皇来祭祖,自己毛笔断了,是德贵公公偷偷给自己换了一支。赵熙延总是想起小时候,自己窝在父皇怀里,还拔过他的胡子,他也只是笑眯眯逗自己,没有生气。泰陵地宫封上了,赵熙延领着弟兄和大臣将少元帝的牌位供到了祖祠,深深三拜,上了香。赵熙延脸色很难看,大臣们也不敢不悲伤,唯恐惹了这个铁血新君不痛快。更有讨好者,当面痛哭流涕,囔囔着要追随先帝而去。赵熙延很厌烦,当面就说了,若是这般不舍先帝,爱卿就来为先帝守陵吧。此话一出,这些阿谀奉承之辈,赶忙止住了眼泪,不敢胡言乱语了。看来新君一点也不好糊弄,虽是先帝血脉,但是性情大相径庭。

终于到了登基那一日,太后一大早就来催赵熙延起身,带了好些宫女为他穿上登基大典用的龙袍。赵熙延很讨厌这般隆重的衣裳,穿得浑身不自在。但是这是祖制,也无可奈何。赵熙延任凭宫女给自己换上了一身玄金的龙袍,戴上了帝王冕旒。赵熙延本就是女儿身,模样比男子好看白净,被太后打小当男儿养,更是棱角分明。一身庄重龙袍,更是显得威武霸气。为他穿衣的小宫女都看红了脸。因着赵熙延的登基,夏皇贵妃也变成了孝贤太后,今日也是一身隆重的凤袍,显得雍容华贵。赵熙延跟着礼官从朱雀门一路走进去,一路都是帝王依仗,吹吹打打。赵熙延一步一步走上父皇眷恋的龙椅上,文武百官朝拜,山呼万岁。赵熙延看着着跪在地下的文武百官,听着这山呼的万岁,心里有种自豪油然而生,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世人要为帝位争来抢去。这种唯我至尊,天下皆臣的感觉,还真是让人着迷。礼官还在高唱着礼节,文武百官跪了又跪。德贵公公跟着先帝多年,赵熙延的登基大典仍然让他来宣读圣旨。

第一道圣旨是册封先皇夏皇贵妃为孝贤太后

第二道圣旨是册封太子妃苏氏为正宫皇后

第三道圣旨是册封太子侧妃夏氏为皇贵妃

第四道圣旨是册封太子侧妃丘氏为贤妃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