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娘一脸的喜色,“一年能出一千多匹良驹,是一年!”等着小眼睛高兴的蹦达起来。
结果,小眼睛惊呆后,却是一拍桌子,震怒了!“近30年啊!总共3万匹良驹啊!陶老太婆都卖给谁了?!”好吧,此时此刻,小眼睛站在了皇帝的立场上,觉得陶太君不可饶恕,“为了家仇,竟然不顾黎民百姓之安危!”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郑子明死后,陶太君虽然没手刃了赵匡胤,带着儿子回了蒲县乡居,心中还是想报仇的!也是,在汴京虽然陶太君刀已比在赵匡胤的脖子上了,可谁知道这是不是赵匡胤的策略呢?陶太君真敢动手,也许母子俩都得交代在那!
所以,陶太君很明智的收回了刀,带着儿子回乡隐居了,可心中自然是难以消除恨意的!
派人去党项那边经营马场,以备不时之需,倒也像陶太君的风格。
八娘对陶太君越发的佩服了,赵匡胤肯定是派人盯紧了的,在这种情况下,陶太君竟然也都偷偷的经营起了4个牧场,还在党项那边!不亏是巾帼英雄!
第391章 声东击西(一)
八娘虽然很佩服陶太君,可眼下还得劝生气的小眼睛啊,“马场不是一两年就能经营得起来的,再说了,四家马车也不会是同时建起来的,那可是在党项呢。”八娘想告诉小眼睛,马场出产的马匹总数绝对没有那么多。
“这是马场究竟出产了多少马匹的事么?!”小眼睛气八娘没抓住重点,这是陶老太婆居心叵测,心怀不轨的证据!还是长年累月的!“阿爹对她够优待的了!”
“那你现在打算怎么着?”八娘柔声劝着,“陶太君在信里可没说请罪的话,人家只说了,她手里有这四个马场,让你派人拿着大宝身上的玉佩去接收,要知道,她若将这事带进棺材里,你能把她怎么着?父辈们的恩恩怨怨,咱们就不要掺合了,就当天下掉下了馅饼,不行嘛?”
“若有这么些马匹,北伐也许……”小眼睛咬牙,“你和潘铠被俘到辽国,都……”
“都怨陶太君么?”八娘拉住小眼睛的手,“怨监军,怨曹彬,都没人有二话,可怨陶太君,太牵强了,老实说,若你被人害了,没准为了报仇,我都会认贼作父呢!陶太君还算理智的了!”
太祖杯酒释兵权,一帮兄弟放弃了兵权,可全都当上了富家翁,享受着太平日子,儿孙们还在为朝廷效力,可郑子明呢……八娘真的能体会陶太君的心情。
小眼睛皱眉,很不开心:“你怎么能这么没大局观呢?”
“女儿家,没那么大的胸怀,”八娘劝着,“其实,我挺佩服陶太君的,她不说这马场,大宝咱们依旧会看顾,可她交出了这马场,你心头会不舒坦,陶太君难道不知道嘛?也许还会连累你不待见大宝,可她还是交了出来,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咱大宋,也算是舍小家顾大家了,真的很难得了,换了我,我会悄悄卖了马场,将钱留给大宝,就当没这事,损失的是谁?”
小眼睛琢磨了一下,叹了口气:“是这个理,可我心里就是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