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话音刚落,旁边一个年轻一些的小将,竟哭起来了。一开始说话的裨将的拉着那个哭的,道:“你又哭什么,上次将军烧盟书,你也哭,你又没签名,你哭什么?”小将抹一把眼泪:“我又想起家里了……上次我不也是吗,一看夫人出来了,我就想,我孤零零一个人在这里这么久了也没人来信,好凄惨哪,就哭起来了,将军的话我都没心思听了----”岳知否笑:“喔?那我见到他的时候,就告诉他,他辛辛苦苦想了一晚上的话,你一句都没听。”小将连忙摆手:“别别别。”
第二天,“杨晓镜”带领他的部属,进入泰州。
几个知道实情的裨将都悄悄去看,领兵的“杨晓镜”,生着一张僵硬的脸,看起来像是个塑像。似乎感觉到旁边人注视的目光,“杨晓镜”瞥了路边一眼,泰州守兵们看他的目光中都是既有畏惧,又有愤恨,唯有几个带队的裨将,站得笔直,仪表堂堂,一双眼里却写满疑惑和好奇。白维扬差点就被这几个家伙惹得笑了,还好修为高,忍住了。几个裨将还暗中赞叹他学杨晓镜学得真是形似又神似,连杨晓镜那小人得志瞧不起人的骄傲劲儿都学来了,都不屑于多看他们这些小角色一会儿。唯有岳知否想到面具脸后面的白维扬忍笑忍得很难受,一想到他那模样,她也忍不住想笑。
领着大军耀武扬威进入泰州的“杨晓镜”居高临下地睨了她一眼,他一看就知道岳知否这家伙见自己难受又开始乐了,还好杨晓镜恨了岳知否半辈子,他顶着这个身份,可以公然用眼神对她表示不满。可惜岳知否和他杨晓镜,杀夫之仇不共戴天,她也公然给他回敬了一个标准的怒目而视。
第三天夜晚,所有伏兵在城内准备就绪。
岳知否和泰州守兵埋伏在城墙附近,她抬头去看,城墙上立着几个黑影。那些都是泰州守兵。外面隐约有些响动,她躲在街巷中,看见城墙上的黑影动了,他们从城墙上悄悄地跑下来,把吊桥放下,之后,打开城门。
卫国人光明正大地从南城门进入泰州。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沉睡的城市,城里一点灯火都没有,静得出奇。在岳知否身边等待号令的几个卫兵看向她,她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再等等。
卫国人初时还很谨慎,等他们的先头部队全都过了吊桥,他们才把火把点亮。亮光一起,岳知否就站起身,后面埋伏着的弓箭手全站起来了,就连城墙上给卫国人开门的,也都拿起了弓箭。一时之间,亮光所照之处,全是一个个弯弓搭箭的黑影。
卫国人意识到中计,他们立即鸣金打算撤退。城门的守兵已经把城门关上,他们往吊桥上倾倒桐油,接着,丢下一个火折子。火登时就烧起来了,整座吊桥都被火焰吞没,卫国人回过头去,火焰已经从城门的缝隙中窜出来,像魔鬼的爪牙,张扬地朝他们伸展。
在他们进退维谷,张皇失措之时,城墙上,四周的建筑上,矢石齐发。卫国人慌忙闪避,这时候,城内响起石破天惊的一阵呐喊,埋伏在城中心的杨晓镜部属,蜂拥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