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完成,老师很满意,还特地把她单独点名好好夸奖了一番。
数学大会如期举行,方若华众望所归,果然拿到了陈省身数学奖。
年仅二十四岁。
颁奖典礼结束,方若华却还不得自由,又参加了好几个在国内举行的,数学与应用方面的会议。
但会议还不是全部的主题……
“方,去喝酒?”
从酒店出来,方若华扶着布朗教授。
陶先林一手拽着喝得不分东西南北的李凡教授。
李凡教授也算是陶先林的老师,这次和布朗教授撞在一起,一个美国佬,一个仇视美国佬的中国老人,自然而然展开国际大战----一人一缸子啤酒,两缸子红酒,两缸子老白干……
想也知道他们会变成现在这副德性是再正常不过的。
方若华把布朗教授先塞进车,又过来拽着李教授三两下也塞进去。
陶先林满头大汗,大口大口地喘气:“不行了,可是不行了,比不上你们年轻人的力气。”
方若华看着这俩醉鬼发愁,她一年前已经赴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就在布朗教授门下求学。
没错,她没去麻省理工,也没去普林斯顿,这两所大学虽好,但是去年不约而同地不在国内招生,一个名额都没有。
方若华本来不着急的,结果布朗教授无意中看到她两篇论文,惊为天人……其实是布朗教授有一个进行了六年的研究项目进入瓶颈,手底下能用的人才又正好跑了好几个,他急需招兵买马,于是四处搜刮人才,盯上了方若华。
现实中,像布朗教授这样沃尔夫奖得主,对某个学数学的年轻人投出橄榄枝以后,一般情况下绝对没有人会拒绝,方若华当然也不例外。
她二话没说就投入斯坦福的怀抱。
李凡李老师为此还说了她几句,觉得她对普林斯顿的热爱太少了些。
李教授就特别想让他一个学生去普林斯顿求学,只可惜录取太难,一直不能成功。
这位老人家是普林斯顿的忠实拥护者。
可惜,方若华投奔布朗以后,虽然也在他的工作小组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帮他推进了项目进展,但是,最重要的成果还是证明了菲尔斯猜想,使之变成了定理。
这一项成果,可比布朗教授自己的项目还要重要得多,当然,也更引人注目。
好在布朗教授一点都不介意,相反,还四处去显摆,说自己的眼睛足够亮,在方若华还是只丑小鸭的时候,一眼就挑中了她。
果然,这不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