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若华若真想结亲联姻,还真有各方面都很能让人满意的。
许六爷远在东临镇,听白绍身边刚从南安回来的信使绘声绘色地说起南安城众公子求佳人垂青的小故事,听到半截,牙齿一紧,一口咬住舌头,血腥味登时在口腔里弥散,他忍了又忍,和血吞了。
饭没吃完,便扔下筷子回屋去看自己的银匣子,里面有这个月省下来的十八两银,还有几贯铜钱。
回头兑换成银票,让人送回去。
王将军每月都把俸禄送回家交给他娘子。
林副将每月也把银子拿去给他的女人花用。
当人丈夫,就是应该把所有银钱都交给自己的女人来管着。
许六叹气,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他能给他娘子的银子太少,这点钱,哪里能够用呢,真是委屈了娘子。
他都和娘子和离了,难道连钱都不能多给些?
回头去找老爷子讨要俸禄,他从十三岁就跟着老爷子,为了老爷子的那点建功立业的大志向,他也是辛辛苦苦,忙得没日没夜,可以前竟然都没有俸禄拿,难道不该给他补上?
白绍:……??
当年许家是南安首富,老太太在银钱上向来不亏着儿子们,许六的零花钱多得用不尽,从来都是许六孝敬白绍,什么时候伸手要过钱?
白绍哭笑不得,想一想也不错,人家海王大气,从来收多少还多少,而且只有还得更多,不会占他们东临镇的便宜。
要是许六能与海王和好,夫妻和睦,于他们的大业,也有很大的好处。
当年许六与妻子和离,白绍并未插手,他到底能理解自家这孩子的心思。
他们要复故国,可一旦大业不成,那是杀头的罪过,能与家里分割开来,还是要分割开,省得连累家小。
让他易名改姓,隐藏来历,也正是为了避免麻烦。
这孩子本是被他拐到北疆,自己已经亏欠他良多,怎忍心让他的家人,也跟着受牵连?
那时候,海王还不是海王。
现今海王几乎是富有四海,便是白绍自以为还算光明正大,也不免动心。
若能把海王拉上明王的战船,共谋大业,那简直是进可攻退可守,着实是一件顶好的事。
远在南安,被人惦记的方若华,隐约觉得这位厚脸皮的白老将军,写来的信越发显得亲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