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举起荷包在光亮处看了一会儿,道:“把妆奁里那只墨玉手镯拿来!”
“是!”容娘踏着莲步拿了手镯递给蓁娘,蓁娘却丝毫不迟疑的往地上一扔,吓得容娘发出惊呼:“娘子这是做什么?”
蓁娘不做解释,俯身把地上碎成三截的玉镯捡起来,塞进荷包里,然后对满脸震惊的容娘吩咐道:“你别管我为什么这么做,你只把东西交给陛下就够了~”
“他若是心里有我,定能明白我的意思……”
容娘愣住,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心不在焉的应是,把荷包藏在袖笼里,一边思索一边往飞霜殿去。
彼时李晖正在聆听李淳茜的禀报,忙活了大半年,他已将天下各州县最富盛名的医者请来了京城,而且与弘文馆的学士都拟定好了编纂人员的名单。
弘文馆、国子监共有七十六人参与其中,这个规模虽比不上修撰史书,但也是数十年来最引人轰动的一次编纂。
李淳茜头一次担起重任,各方各面都考虑的十分周到,李晖听着十分满意,不住点头。
李淳茜慷慨激昂道:“父亲,儿子以为,百姓之苦在于柴米油盐,仕宦之苦在于寒窗苦读,公卿之苦在于荣辱兴亡,皇帝之苦在于后继无人……”
“但无论三六九等哪一种,性命都关系在杏林的医术中,古有神农、扁鹊和华佗,无一不是以救济苍生为怀的医者……”
“本朝的扁鹊华佗并不少,不过光靠他们还不够,若能编纂一本前无古人的医书,这便是百姓之幸、国家之幸,父亲的仁德也必定会传颂千古!”
李晖扶须忍不住呵呵笑起来,他看着儿子一幅势在必得的模样,好像也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对自己背负的责任一丝不苟,哪怕跌个大跟头,也从未迟疑过、害怕过。
而眼前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在用他的方式努力证明自己……
“你做的很好!”李晖鼓励他道:“年轻人做事不能畏手畏脚,父亲支持你,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就是做错了也没关系,只要能及时改正就好!”
“编纂医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你办好了这件事,以后朝堂上的事,父亲还需要你来分担……”
最后一句话他充满了暗示,李淳茜强忍住内心的激动,恭敬的作了一揖,“父亲的教导,儿子时刻铭记在心!”
“嗯~”李晖心中满意溢于言表,父子俩又闲话了片刻,李晖突然问道:“如今你府里只有裴氏一个正妃,还有两个媵侍,我准备再给你挑选一位孺人,你觉得如何?”
李淳茜觉得父亲这话问的十分怪异,若要是真为他挑选孺人,直接下旨便是,为何还要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