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如歌

分卷阅读166(1 / 2)

见吕凌兰放好书,迫不及待的拉她到窗边,掀开一角帘子。

外头闹哄哄的议论声顿时传了进来,吕凌兰看着一路都是一脸崇拜羡慕的无知百姓,心里叹了口气。世人都盼天降福运,但却忘了古语说得好“福祸相依”,在你要承受本不属于你的福运时,必须也要接纳那背后看不见的隐患。其实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天降大福时,大多数人被眼前富贵迷了眼看不到,也不愿意看到它背后的真相。

此刻,她无比庆幸她比这一般人看透了几分,可随即又想到,看透了又能怎么样呢,还不是任人摆布,听天由命,有什么用呢?想到此处,这再大的热闹她也无心再看下去了,在她刚要放下帘子时,忽然看到一个身穿蓝衣,头戴方巾的身影,半垂着头,随着人群缓缓依着车辇而行。

尽管那人瘦的脱了形,骨骼嶙峋,稀稀落落的胡须,如饱尽风霜的老人,满脸沧桑和那个名满青山书院的“玉面书生”判若两人。吕凌兰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人,她呆呆望着那人,娘亲不是说他死了吗?

恰好,像是感受到她的目光一般,那人也抬起了头直直瞧了过来。那目光却是如初见,温暖如春,吕凌兰眼前忽然模糊,心口也猛然一抽,撕裂一般的疼。

凝绿端了一杯茶过来,自从接了圣旨,吕凌兰除了整日窝在房里看书,就对所有事情都漠不关心了。今日见她瞧得如此认真,心下也是喜欢,果然人还是看热闹心境才会开阔。

“我说的没错罢,这外头的热闹……啊----”凝绿刚跪坐下了身子,就瞧见了对面那道盯着吕凌兰炙热的目光,她吓得全身一抖,手中的茶碗“咣当”一声落了地,顾不上被茶水浇湿了的裙摆,她轻呼一声,一把扯下了帘子,闷着身把呆呆的吕凌兰拉到了车中央。

重新抖着手沏了一杯茶给她,“王妃,”她这两个字咬的略重,“忘了罢,想想老爷夫人,想想小公子。”

吕凌兰怔怔的接过茶碗,听见那声“王妃”捏着茶碗的也颤抖起来,她缓缓闭了眼,那日的情景涌上心头。

初闻张贵妃一派要把已经被他们害的几乎倾家荡产的她许给恭王为妻时,她第一时间修书一份给了边境的恭王。以为会轻而易举解决的事,却收到了恭王的回信,“愿娶卿为妻。”

她又修书一份隐晦的表示心有所属,然而迎来的却是突如其来的一耳光。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