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些衣服安怡没穿几次就长大不能穿了,价格都不便宜。”赵霞跟宁光说,“好多在县里都是独一份的,县长家都未必有……安怡的爷爷奶奶大方,经常托人从首都啊上海啊买回来,甚至有些还是从国外捎回来的,虽然花钱的是他们,我那会看着都心疼。”
其实现在回想一下价格仍旧是心疼,也是她自觉农村出身在夫家人面前矮了一截,不是必要的事情不敢多嘴。不然她都要反对给女儿买那么多衣服还那么贵----毕竟小孩子很快就长大了,花那么多冤枉钱干嘛?
没想到现在倒是成全了宁光,都是现成且独特的参考。
过了两天戴振国来拿衣服,他因为怕引起赵霞跟宁光的反感,不敢多留,稍微说了几句,没细看就走了。过了几天又拿了料子来,说堂侄女很喜欢她做的裙子,想再要两条,还有他其他几个侄女外甥女的,都想要。这么算着一次性要宁光做十几条裙子了,宁光顿时就很不安,见赵霞抱着小孩子在阳台上看风景,就小声说:“你没必要这样的,我真不打算嫁人了。”
“……我家小美头她们是真喜欢。”戴振国闻言非常的局促,脸都红透了,憋了会儿才也小声说,“我娘老子也说那裙子样式跟村里小美头还有镇上小美头穿的都不一样,还问我是不是县里最时兴的?我不太懂这些,但这次做衣服的确是其他人要的,我就是帮忙跑个腿。”
宁光对这话半信半疑,虽然她跟赵霞都认为那两条裙子做的蛮好看的,按理说吸引了回头客也不奇怪。可她更明白乡下重男轻女的程度,要说这么简单的给个男孩子做衣服也就算了,小美头想要的东西有这么容易满足吗?
“小孩子身体长的快。”宁光觉得戴振国应该是在糊弄自己,就说,“这次要做的衣服又多,我短时间做不完的,除了最先做的两件,你得把其他美头带过来量体,不然不合身,就不好看了。”
戴振国说不用这么麻烦,你估着放一点尺寸就好,反正小美头们长的快,就算太大了,长长就能穿了。
这么一讲宁光更加怀疑他是找借口给自己带生意,因为他不肯承认,也不想争,就推说你不懂做衣服,这种裙子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合体,如果不合体就成了土气……既然你家小美头是为了好看才要的,那当然要做的让她们穿的开开心心,而不是勉勉强强了。
她想这人就算愿意跟自己卖好,总不至于当真将家里的小美头们领过来,因为这太麻烦了。
戴家村离镇上那么远,戴振国这两年重心放在县城,自己都很少回去,何况专门回去带几个小萝卜头出来。
戴家其他人也不会让他这么胡闹。
如此把他打发走了,赵霞抱着孩子回来客厅,问她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