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一开始,便是以宝先生一向擅长的缠绵爱情为主线,讲述几个大家族的恩怨情仇的纠纷,越到后期,爱情线便越发的淡了,转而开始描述女性的艰难、人性的黑暗,乃至后期大量的关于生离死别、民生疾苦、战争残酷等等的讲述,使得原本一部以几代人爱情为噱头言情小说,升华为了一部反映新加坡乃至整个东南亚国家人民在遭受侵略和战火时的顽强奋争史。
这本小说完结的时侯,正是江冬秀一家三口海外游学归来之日,当时北伐战争的成功,已然使得纷乱腐败的北洋政府倒台,换了以国民党为领导的国民政府上位。
我们从胡竞之先生和江冬秀先生的日记里,可以十分明显的感到胡竞之先生对新政府的满怀期待和寄望,这与当时的社会主流看法是一致的,反倒是江冬秀先生,字里行间颇有些不以为意,她甚至还劝胡竞之先生“不要期望民国政府比北洋政府能好到哪里去”,关于她的这种迥然的态度,现在的专家们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她本人具有高超的政治嗅觉和高瞻远瞩的预见能力,这从她的一些小说,特别是未来世界那本书里就可见一斑;还有一种是说她本人早就有了鲜明的党派立场,她本人虽然没有加入xx党,但是从很早以前开始,她就在不间断的通过党内人士向其组织提供财务支持,大家面前展柜里的汇票就是证据,党的旅欧支部能够那么顺利的成立和开展工作,也离不开她的大力资助,所以有人说,她不是xx党胜是xx党,因此才从一开始就不看好国民政府……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我们继续说回江冬秀,可能是那段游历过程给了她太多的触动和灵感,回国后她创作了大量的以底层社会穷苦劳动人民为主角的短篇小说,比如写纤夫的《活在麻绳下的人》、写车夫的《长跑冠军》、写铁匠的《短命的健美先生》……这是她一生中作品的井喷期,这些内容沉重的作品虽不如她以往的小说受民众欢迎,可却意外的博得了文人学者们的一致赞誉,同时也引起了政府方面的不满。
我们现代有个很火的表情包,就是一只白鹭在海边,面对海浪做出伸腿试探的动作,有许多网友给它加了解说词,叫做“在xx的边缘试探”,同学们肯定都用过,你可以说“在违法的边缘试探”、“在生气的边缘试探”等等,我们纪念馆也给那时候的江冬秀女士做了一张类似的表情包,大家请看:在被捕的边缘试探。
在第二期节目中我们已经给大家分析过了,相比于那些勇猛不羁,甚至敢于舍身成仁的斗士们,江冬秀先生算是个十分谨慎而又低调的文人,最爱披着马甲搞事情!
她那一系列的短文,从开始的调侃,到后来的讽刺,再到最后明晃晃的批判,便是在一步步的试探社会和政府各方面对此的包容度,不过那时候正值民国政府与文化界和教育界的蜜月期,因此江冬秀女士并未受到任何的刁难,于是,她十分放心的写了一部中长篇连载小说《穆斯林的朝圣之旅》。
这部小说在后来曾同时荣获第三届xx文学奖和yy文学奖,是一部极为出色的反应社会黑暗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