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我们在酒店里认识了前来参赛的各种戏剧演员,对其他戏剧都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京剧其实是集众家之所长,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又在北京一地发展了近两百年,才逐渐被视为国粹。秦腔亦为中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流行于西北,保留了较多古老的发音,也叫梆子腔。昆曲,有“百戏之母”的雅称,很多地方戏都受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也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黄梅戏原是采茶戏,最早源于黄梅一带的采茶歌,是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文艺形式,因此腔调简单动听,朗朗上口,主要代表作品是《天仙配》、《女驸马》。豫剧以唱见长,唱腔铿锵有力,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代表作是《穆桂英挂帅》。
大家心下恻然,想着这才真真不愧是文化交流,堪称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亦不敢再盲目狂妄了。
☆、第68章
比赛竞争之激烈自不必赘说。我们对各个剧种都有了一些浅薄的认识,也不再盲目自信,但各个演员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众人心下又免不了想要一较高下。毓敏秀便告诫大家,既是交流,尽心尽力即可,输赢暂且抛之一边。话说如此,倘若真输得不光不彩,我们又有何颜面面对宝岛人民呢?是以大家心里仍是暗暗较力。
国粹京剧自是实至名归的,一亮嗓就已经艳压群芳。京剧参演的曲目是《霸王别姬》,这本就是一出乱世山河中的英雄悲歌,那英雄失路、美人殉情的故事被演员们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人们心下莫不凄然,正如诗唱云:“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另外还有豫剧《穆桂英怪帅》和黄梅戏《天仙配》。《穆桂英挂帅》是一出老戏,早被一代又一代的演员精英们淋漓尽致地表现演绎出来,越是老戏,就越难演出戏骨,越是熟谙于心,就越难演出新意。然而穆桂英苍劲悲壮地呐喊出“老太君她还有当年的勇,穆桂英我就无有了当年的威风?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谁领兵!”的豪言壮语时,全场观众无一不动容,真真就好像置身在那家仇国恨中,想要一举歼灭仇敌报效家国。无论多少年过去了,这一番凌云壮志振聋发聩的宣言,仍在激荡着我们的内心。《七仙女下凡》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民间小调,只后来又被重新撰写,更名为《天仙配》。《天仙配》的剧情与原来的剧情相距甚大,却似更合乎情理。七仙女嫁给董永不再是玉帝使然,而是私自动情下凡;傅员外亦不再主动焚烧卖身契,而是对董永百般刁难,七仙女为董永一夜之间织成的锦绢仅争得三年长工改为百日,从而凸显去两人情路之坎坷与可贵,这一千古憾事就更令人唏嘘不已。这一刚一柔一忠一情,一如大家闺秀般温润如玉,一如小家碧玉般含情脉脉,虽是不尽相同的演绎方法,表达的却都是千古传唱的忠孝仁义以及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这一众奇葩瑰丽中,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则要数川剧《白蛇传.金山寺》了,又因讲述的故事与《问情》都改变自《白蛇传》,大家拭目以待之余又不免有些隐忧。《白蛇传.金山寺》讲述的是白蛇仙姑因爱恋桂枝罗汉,被如来佛长期囚禁于白莲池中,但她愈经磨练,愈恨天规无情,于是愤然挣断枷锁,逃得人间来,后来在青蛇的帮助下,与谪贬下凡的桂枝罗汉(即许仙)结为夫妻。法海禅师奉如来旨意,尾随下凡,屡施暗害,直至拆散美满姻缘。为维护纯真的爱情,还击法海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