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令俨自然知道此事,于是点头说:“我明白。”
“忠王这个人,从小便喜欢耍阴招,喜欢攀比,喜欢争权夺势。比起其他皇子来,他应该更恨咱们霍家兄弟。”
可以说,皇家如今的几位殿下,就没有不恨霍家兄弟的。下头几个小的不是同龄人,所以算不上。但是,诚王忠王齐王赵王几个,却是心中多多少少还是在意的。
问题的根源,还是得回溯到当年太上皇在位的时候。太上皇在位的时候,几位殿下还是东宫的王子,当时今上虽则被立为太子多年,但是明显十三王更得宠。
而在朝中,也是不在少数的人暗中支持十三王的。
东宫不得宠,更何况东宫的王子们了。当年与霍家三兄弟相比,东宫几位王子的确是比较不得志。
而太上皇,也是明显更喜欢霍家兄弟。早朝的时候,太上皇也是常常把霍氏兄弟挂在嘴边,说霍氏兄弟才是诸位皇亲贵胄的楷模。
其实当时也不怪他老人家,老人家人老了,不如年轻的时候精明了,常常说话行事全凭喜好不顾虑他人心情……这是人之常情。但最重要的一点,也的确是霍家兄弟太优秀,太得老人家心了。
偏那时候东宫抑郁不得志,一群王子更是得其父教诲,藏匿锋芒,不让人前显摆。再一对比,就更显得几位王子平庸了些。
当年今上这样考虑,也是怕太上皇真有另立储君之意,从而对他儿子先下手。所以,才让自己几个儿子不必彰显才华。
直到今天逼宫称帝,几位王子得封亲王。
二爷分析说:“几位亲王中,齐王善于筹谋心思细腻,不容小觑。齐王善于局部懂得忍耐,论格局,他倒是最适合的帝王人选。只不过,若是霍家一旦与其为敌了,日后他登基,霍家势必不会有好日子过。忠王阴险,善耍阴招,不够坦荡,实乃真小人也。诚王略平庸,看着忠厚老实,其实也是城府颇深……”
“再有就是赵王……”二爷眉心轻蹙,“赵王倒是真性情,但却谋略不足,难成大器。只希望他日后不要卷入夺权的争斗中去,否则,霍家满门还真难撇得干净。”
霍令俨看向自己兄长,认真极了:“即便赵王无心夺嫡,赵王背后的贵妃,还有贵妃的娘家人,未必肯。贵妃乃四妃之首,贵妃娘家门第也不低,当权的也不是没有人,且个个都是有抱负有野心的。既然如今陛下尚未立储,那自然是谁都想争一争的。就算赵王肯放弃,其他几位王爷未必会放过他。”
二爷点头,赞同这个说法:“你说得也对。”
霍令俨说:“幸姑是赵王妃,霍家怎么都剥离不干净。不过,若是日后陛下另立储君,那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