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虽然不出门,但是父亲时不时会跟着张文邦在外走动,会不会就是被他给认出来,想要将母亲重新拉下水?再后来,才是父亲出面去了断,独自去了省城想要解决这件事情,没想到却会出了意外,后来发生了什么,霍庭就不得而知了。
这样能够说得过去,细节也都合上了。
他愿意相信这种猜测,放在腿上的手慢慢的收紧,强迫自己打住了,不能再继续围着这个问题打转了。
他略略一顿,继续道:“他是叛徒,你就是帮凶,有这个污点,你永远也洗刷不清,你现在这么自由,多半是上级死了跟上面失联了,你做这么多未尝也没有证明自己的意思,不过,在我们的立场上看,你就是策划分裂失败,袭击集输站也失败的无能反动分子,你的坚持除了感动你自己,完全没有任何意义,那边可能根本也不承认你的忠勇。你做过的再轰轰烈烈的大事,等你死了也都无人知道!”
第579章 久病成良医
从霍庭提到马力在“九三零”案件之前的种种细节开始,马振东的情绪就开始失控了。
霍庭纯粹就是在半真半假的试探,其实也不一定是他的猜测就有多准确,只是因为正好有他父母介入的这番阴差阳错,之前的交谈已经多多少少在马振东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现在霍庭的语气又实在是太过笃定了,所以哪怕本来只有三四分的真实,在马振东心中都能加深到六七分。
再加上,他又是故意提及细节,这就给人一种“你看,我知道得很清楚很细致”的心理暗示,在审案的时候,遇见嘴硬且心理素质不错的嫌疑犯,让他们多次重复描述细节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如果对方是在撒谎,那他描述的细节越多越细,漏洞就会越多,一个谎言容易编造,但是围绕这个谎言要编造出一系列的细节证据,还要通通都能够圆得上,那就困难得多,很多人就在这个过程中被抓住了破绽,一步步被逼到角落,只能交代了。
现在,霍庭是将这种“细节应用”给反过来用了,这显然更能取信马振东,但这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毕竟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很多细节肯定已经模糊不清了,随着霍庭一步一步的以细节来引导,甚至可能动摇和推翻马振东原有的判断,那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就根据霍庭所描述的内容再次加深重塑。
人都有弱点,马振东的弱点就是他的哥哥马力和他自己的名誉与清白,这会儿他是被掐中了要害了,曾经信任的哥哥成了叛徒,而他坚持了一辈子并且为之拼搏奋斗的事业却得不到任何肯定和回报,还得背负骂名,究其根源还是因为他的哥哥当初做下的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