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妈妈一起看电视,后陪俊俊睡觉。
3月21日星期日
早上让妈妈做盐焗鸡带回学校,妈妈说:“整天就惦记着你那些同学。”不过还是很高兴地做了,还找了很多好吃的让我带走。在路口跟莫慧娴汇合时,才发现我带的很少,因她带的太多了,像是去走亲戚一样。原来不仅她妈妈给她准备了东西,她哥哥同学的妈妈也给她准备了东西,她又是老好人,最懂人情世故了,于是全部带上。“你像一个回娘家的媳妇呢。”我说。“哪里,应该是从娘家回夫家的媳妇。”她哈哈笑。“有什么不同?”“当然不同了,回娘家一般是两手空空的,因为婆婆吝啬,从娘家回来呢,是满箩满筐的,因为妈妈最疼女儿。”原来如此。我们俩各背着一大袋、拎着两大袋去赶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起说:“十个女儿,九个贼!”
回到宿舍,刚好是吃晚饭时间,于是十二个人又开了一个食宴。见到韩襄,不知是开心好,还是伤心好,我掉得越来越深了,失去了初始时的轻松和快乐,我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怎么办,心里一片混乱。
3月22日星期一
今天开始上课。
上午上佛教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下午上文艺创作心理学。
重新走进课室上课,感觉很怪,有点心散,有点伤感,有点烦躁,又想努力做到特别认真,也许是写毕业论文的“断层”所致,但上学期的实习造成的“断层”并不如此。后明白了,因这是最后的课堂了,最后的大学学习了,我不愿毕业,我不想离开,这个生活了近四年的大学,这种持续了近四年的生活,我希望它永远。我突然很想读研究生,然后留校,也不要结婚,不要生子,就与文学相伴,那多好啊,这才是我喜欢的路,可惜我明白得太迟了,一切都不可能了,我只有恨自己,拥有着的时候不思进取,不想未来,失去后才痛心疾首、茫然无措。从教学楼回宿舍时,望着图书馆的四面棕榈,宿舍区的满园芳草,惆怅异常。
3月23日星期二
下午上完鲁迅研究回来,阿娟来借我的《人间鲁迅》看,可翻了一下就还给我了,说还是去图书馆借他的杂文和别人的评论看比较好。她一直不喜欢看小说原著,觉得凡是讲故事的,看个梗概就行了,没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去看那些细节、对话、心理活动,对于我和曾燕、陈肖红整天沉浸在小说的情境里并与人物共悲喜感到很可笑,每次老师介绍作品,她都只看梗概和相关的评论,认为观点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她的思想很敏锐和特别,但我们觉得过程更重要,可以体会更多的乐趣,感受更丰富的内涵,我们曾说她太理性、太现实,她不以为然。要是干什么都目的性那么强,人生还有什么趣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