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我想请你给我和一德上课,教教我们怎么样才能把课上得生动活泼,让那些孩子爱上学习。”唐明亮诚恳地说,“你很快就去京城了,就算今后回来帮忙也只是少数,不能总是指望你,我们自己必须强大起来。”
“上课不敢当,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心得体会吧,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们仨虽然不是什么名师,可是一块儿想办法,一定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刘好好欣然允诺,她做乡村教师的时间虽然不久,但很快就发现了乡村教师们身上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的乡村教师,尤其是小学老师的素质都不高,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说,使用南省方言教学,上课也仅满足于照本宣科,有的时候还错漏百出,这是受他们的文化水平所限,就算他们再爱学生,也很难帮学生打牢小学阶段的基础。
而城里的老师别的不说,单是文化水平这一项就胜过他们许多,而且还有许多进修、交流的机会,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差距就渐渐拉开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 爱
现在大部分的乡村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城乡差距,他们囿于自己的小生活,为了三餐温饱柴米油盐操心,根本没有想过要去提升自己。
幸好大目小学有唐明亮这个负责任的好校长,在她的影响下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决定要改变大目小学的状况。
接下来的几十年在教育上的竞争有多激烈,她是亲身经历过的,就算若干年后h市经济状况不错,尤其是永乐县这一带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不少富豪,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读书依然是最简单有效又保稳的上升途径。
如果能够把大目小学打造成为乡村里的中心校,辐射带动这一个片区的小学教育质量,那就能让这里的孩子们在将来的高考中增加一些优势。
也许还能在若干年后把先进的经验推广到其他的村落里去,这对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很有帮助的。
她习惯于站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后,站在大局上,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唐明亮只是提出一起研讨提高教学质量,她想到的则是将来发展的每一个节点。
刘好好发现自己之前只注意购进大量儿童读物,开拓孩子们的视野,而没有考虑买书给唐明亮和赵一德充电是件很失策的事情,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不仅要从文化程度入手,还必须让他们学习先进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