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福儿皱着眉头低斥。
山小郎耷拉下脑袋,蔫蔫起来。
其后,才刚赶来的军需官顿时心里一阵暗爽,同时偷眼瞄向柳福儿。
柳福儿转头,正好跟他看了个对眼。
柳福儿笑着见礼,“烦请你清点下数目。”
军需官急忙看向卢龙节度使,收到其点头示意,他忙笑着上来,“我一人速度有些慢,不知城主可否允我带几人上船。”
柳福儿颔首,笑看他身后跑得额头冒汗的几书吏。
军需官拱手,带着人上船。
柳福儿侧头问:“路上还顺吗?”
山小郎赶忙点头,微微倾身,靠近柳福儿。
“遇上两拨水匪,都让我打退了。”
柳福儿笑着点头,道:“等粮都卸了,你就带着人回去。”
山小郎有些吃惊。
这也太急了。
“路过定州时,你去寻一下,有一人可以哨音号令人力。你想办法弄到他的法子,不成便把他带回去。”
她看山小郎,叮嘱,“不要伤人。”
山小郎点头。
“另外,你再转去汴州一趟。”
“要是梁帅问起,你便与他说,边关无恙,让他放心。”
山小郎再次点头。
等了半晌,见柳福儿只眯着眼看已经搭起几座木桥的粮船。
“小郎君托我给你带话,让你别担心江陵,那边有他呢。”
柳福儿点头,没有言语。
身为母亲,即便明知道儿子多半会做好,却也还是会担心。
这大概就是世人常说的,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了。
军需官带着书吏们疾步下来。
来到柳福儿和卢龙节度使跟前,他拱手道:“五百石粮,一升不少。”
柳福儿点头,侧头道:“那就搬吧。”
“他们还有事,卸完了还要走。”
军需官立刻看向山小郎。
见他规规矩矩的立在柳福儿身后,半声也不吭,再次偷瞄柳福儿。
卢龙节度使已招来人,命其立刻搬运。
人力如开闸洪流,涌向搭板。
柳福儿等人便转去兵士值所暂歇。
卢龙节度使叫住准备去粮仓的军需官,命他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吃食。
以作山小郎回程所用。
军需官睨了眼正低声说话的主仆,问:“只备些寻常的?”
“不然呢,咱们这儿是有什么山珍海味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