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尊,你看我今天抓住什么了!彩色的鲤鱼呢!”忘秋得意的把手里的坛子放在师尊的书案上,一看就是刚摸鱼回来,一头水啪嗒啪嗒滴到师尊的书案上,差点弄湿案上的卷轴。
顾风岩缓缓抬头,目光柔和的看了一眼面前笑得灿烂的少年,放下手里的书卷说道:“是不错,这种五彩锦鲤只有后山的虚云潭里才有,秋儿你又顽劣,今天的课业做完了没有?”
忘秋一看师尊就不是真生气,说道:“已经做完了。师尊,我把它养在院子里的水池里好不好,养肥了炖了给师尊补身体。”
“又胡闹!”说罢拿起手中书卷,不再理他。忘秋却自顾自的抱着锦鲤坛子往院子里飞奔而去。
忘秋把锦鲤安置好后无事可做,趴在水池边盯着那游的正欢快的锦鲤发起了呆。想起自己一直带着的东西也是这般五颜六色,忙又掏出了脖子上的锦囊。这锦囊从忘秋恢复神志记事起就一直带在身上,师尊说是他俗世的亲人留给他的念想。忘秋打开锦囊,里面是一颗五彩斑斓的指甲盖大小的圆形颗粒,说不清是石头还是木头还是别的什么材质。
看着这石子(姑且当它是石头材质吧),忘秋又想起了师尊。忘秋总是对师尊百般缠问自己的身世,谁让自己以前是痴呆什么都不记得呢。师尊许是经不住他死缠烂打,告诉过他。六年前,也就是忘秋九岁那年,师尊游历四方降妖除魔,途经一个名叫聂家村的小村庄。由于凡世间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聂家村也是一片破败。师尊遇到他时正天降大雪,幼小的忘秋正蜷缩在一堆稻草里,衣衫破烂几乎不能蔽体,更别说保暖了。天这么冷也没能冻死忘秋,但也只剩了一口气。师尊将他抱到旁边的茅草屋里,给他渡了灵气他才醒转过来。茅草屋内破乱不堪,床上躺着一个老妇,不知道死了多久,尸体已经发臭了。师尊看忘秋虽然醒过来了,但目光仍不清明,痴痴呆呆的看着老妇的尸体不知道咕努咕努说着什么,才知道救了一个痴儿。
忘秋问过师尊,为什么给自己起名叫忘秋,他记得当时师尊说,他虽不会说话,但嘴里却一直吐着一个“秋”字,也不知只是听起来像“秋”字。忘秋记得师尊提起这个时脸色一会儿伤感一会儿愤恨,他从来没在师尊脸上看到像是散发着恨意的表情,许是可怜他幼年时吃了这么多苦,恨这世道不好,百姓疾苦。师尊说“秋”即是执念,便忘却他随风而去吧,从此便是道门中人,需忘却前尘烦忧,便给自己起名忘秋。那时忘秋便暗自发誓,师尊是他的救命恩人,更是再造恩师,是他在这世上最亲的人,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师尊。
师尊救他时忘秋脖子上就贴身挂着这个小巧精致的锦囊,师尊说许是那个死去的聂家老妇给他缝的,那老妇一定是养大他的亲人,所以让忘秋将锦囊一直带在身上,许是亲人留给他的唯一的东西了,所以忘秋一直随身携带,视若珍宝。
忘秋问过师尊这石子是什么东西,他记得师尊当时表情复杂了一阵子,最后缓缓吐出个“为师也不知晓”。忘秋心想师尊脸色这么难看估计是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却被自己不学无术的小徒弟给问住了,故而脸色不佳,所以也没有再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