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的宋如一只有一个纤细的背影,但是无疑可以看出她的举动是闲适的,乔锐被拍了正脸,与坐在对面的女子说话,眼里荡着重重笑意。
见到他这个笑容,宋如一手指微动,将手机还给他:“公司创立到今天,你一直没有休息过,会不会觉得很累?”
“这一切只是起步必经的过程,等走上正轨就好了。”乔锐回道。宋如一笑的眉眼弯了弯:“你说的对,等走上正轨就好了。”
如此又过了两个月,宋如一在向经理的陪同下去专利局应对审查,向经理原来就是专利代理人,上一次的合作之后,干脆被乔锐挖到了珍珠制药。
向经理也是有野心的,邀请他时,他回家后仔细思考了一个晚上,从乔锐到宋如一的本身,还有两人身后巨大的关系网,以及珍珠制药未来的潜力,可以说,决定它是否真正崛起的药物还在实验中,但是人生也是需要豪赌的不是吗?
败了大不了从头来过,他的能力在这里,在这一行怎么都能起来的,胜了,他以后也能对外说一句,自己是公司的元老。当然,在某些人看来,他从专业公司跳槽到医药公司,简直像是失了智。
两人上车后,向经理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叠资料递给宋如一,“宋总,这次的审核应该会比上次严格。”
宋如一坐在后座,一份份的看字资料,随口问道:“难道上次不严格吗?”
“上次也严格,但是这次询问的可能会比较详细。”
现在止痛药的1期临床很顺利的结束了,2期正在排上日程,从效果上看,宋如一论文里对前景的预测并没有大放厥词,让大家对它的信心更多了一分。要知道,论文刊登后,宋如一收获的不止是夸赞,还有怀疑和诋毁,两者差不多是成正比的。
连《science》都被一些学者议论不够严谨,好在多年来它始终对得起大家对它的肯定和信任,这些议论也犹如水珠滴到湖面上一样,翻不起什么风波,连浪花都没有。
“宋总,”向经理从后视镜看了她一眼,说道:“我听到有些人对我们临床选择了和一家美国的公司合作颇有微词。”
宋如一平淡的问:“是吗?”
向经理:“……”
十分钟后,宋如一看完了手中的资料,道:“他们说的不够全面。”
“什……什么?”向经理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