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钊说:“听说他跟冬箐挺熟,老同学?不会是有什么过节吧?”蒋言灵嫌弃地说:“你还挺八卦……”文钊斜眼看她:“我不就是做这个的,这叫专业的敏锐。”小刊小报早期都以热点题材发家,再扇个时下的热门话题,赚一点大众的关注度。到了后期重点发展一两个特色专栏,转型为特色杂志的例子不在少数。
如果能拉到媒体大户的投资,无疑是锦上添花的机会。
大会开始,文钊灰不溜秋挪回了第一排。她的话引起蒋言灵的注意,冼澄海似乎真的和冬箐关系不错,但这件事两人都没提过,可能是文钊的八卦因子作祟过头,看谁身上都有新闻。
期间《伊人》作为年度优秀杂志代表上台发言,方伊云个子不高,站在台上气势十足,她和冬箐的风格大相径庭,前者是以理服人、循循善诱的知性风,后者是一家独大、铁血政策的军阀,理智上蒋言灵更偏爱前者,夹子里的名片热得发烫,她真担心自己冲动跳槽了。
发言结束,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蒋言灵觉得方伊云在看自己,真佩服她能在人头攒动的会场中发现并不起眼的一点。蒋言灵双手拍得通红,为一个人格魅力爆棚的女人折服。
会议持续了几个钟,期间第一排的几位主编被请上台回答问题,交流彼此心得,蒋言灵看到一个纹丝不乱的冬箐,理智地回答各路媒体刁难的问题,特别是家庭和事业共存的问题。女人从古至今都在背负传统的压力,事业成功的女人,他们断定她们的家庭定是缺失的。
方伊云却说:“我很幸福,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得到我丈夫的鼎力支持,还有我的女儿蓉蓉……记得有一次……”
她说了一个故事,让在座的所有人暖心窝的故事,主编的魅力再次被引燃,这对冬箐个人是非常不利的。她从未在媒体面前展现过自己的家庭,大家也默认这个特立独行的似乎是个独身主义者,独身并不等于自私,可她并不能限制媒体在这方面的夸大其词。
冬箐谈及自己的家庭也非常理智,将重点都放在父母身上,她的父母是做实业的,家境相当,才能支撑她外出求学,他们明事理、为人练达,教会了自己很多为人处事的道。她对小北的存在一言带过,更对自己的感情状况守口如瓶。她比方伊云少了一分温婉,一点作为女人的柔软,这并不讨好大众,可现实是,她谁也不需要讨好。
一座山川,一汪河流,在舞台上交错。两位不露锋芒的争锋交错,成了会后众人的谈资。
冬箐规避了所有媒体的访谈,从后台离开了。蒋言灵追上去,一前一后无声地穿越黑暗。
冬箐突然停下来,蒋言灵跟在她身后寸步不离差点撞上,她不明白冬箐的急迫,看不到她的表情,也不擅长猜测她内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