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林汉臣对他说,“唱首歌吧。”
以前汤贞到哪里都想唱歌,像只鸟儿一样,在后台再紧张的时候,小声默唱几句,全身都放松下来了。
汤贞在镜头里看他们,又看了看周围的人,汤贞的眼神有点飘了。
汤贞回过头,朝教堂门外那个年轻人的身影望了一眼。
“《如梦》,”童益笑了,“我现在还会唱呢。”
童益哼唱起来,从开头开始唱,慢慢的有剧组的成员在周围跟着一起唱起来了,汤贞看了周子轲几眼,回过头来,童益唱到,眷你似梦,恋你似梦两句,在镜头里看着汤贞嘴唇动了,虽然听不到声音,但汤贞的确张嘴了,在唱了。
“阿贞,”童益从自己导演凳子上拿起一本被翻得厚厚的剧本,让助理帮忙拿过去,“来,翻开第一页,对镜头念几句。”
没有人暗示汤贞一定要背过台词。仿佛在所有人的概念里,那个总在开拍前就能把所有台词背得滚瓜烂熟的“小天才汤贞”从没存在过。他们也便不再用那种苛刻的不现实的标准来要求眼前这个出院才两三个月的人。
汤贞接过剧本来,小声谢谢帮忙拿给他的导演助理。他低头掀开剧本第一页,看到里面勾勾画画,都是童导做的功课。
你是谁。小教堂的清洁工问。
汤贞说,抱歉,我以为这里没有人了。
清洁工说,你是外地来的人?怎么这么晚到这里。
汤贞说,抱歉,我没有时间概念了,请问现在几点了?
清洁工说,没有时间概念?你看不到外面天黑了吗?
……
汤贞念着第一场戏的台词,声音羸弱,没什么感情。林汉臣起初以为这是汤贞自己有气无力的声音,因为虚弱,所以吐字不清,也念不铿锵,但后来他发觉,汤贞也许已经看过很多遍剧本了,汤贞在不知不觉中揣摩着主角回乡时的语气,连长途跋涉后病人不连贯的呼吸、停顿都注意到了,仿佛本能似的。很对,林汉臣听着,不自觉想,很对,他心有点热起来了:小汤是很能够演的,这种东西就是天赋。
但很快,林汉臣热起来的心又一点点凉下来。因为汤贞每念上一个段落,就会忍不住回头看。嘉兰那位大少爷还在门外站着,像门外透进来的阳光,动也不动,和剧组几十位工作人员一同静静听着汤贞的表现。汤贞每次回过头,看了看他那位“小周”,再回头时语气就不太对了,是出戏了,需要再一段时间才能重新入戏,还没入戏一会儿,又回头了,又出戏了。
林导小声叫导演助理,让他把门外那位周子轲先生请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