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她没有在那种种的帝王心术之下迷失了本心,幸好她还有墨池。
元幼祺盯着头顶账上的暗色花纹,不禁苦笑:她想极了墨池。
在身体脆弱的时候,心志更加的脆弱,这种事无论是平民还是天子,都难逃窠臼。
过不了多久,就能再见到阿蘅,就能和阿蘅长长久久地长相厮守了。元幼祺在心里对自己说,努力地移开注意力去,不去想那些相思难过的事。
她躺在榻上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忽的想到了元君舒。
元君舒已经二十岁了,还是孑然一身未曾婚配,这在大魏可是鲜少见的事。
莫非,这孩子有什么隐情?元幼祺好奇地想。
不待她琢磨出个所以然呢,有当值的内监禀报:“安妃娘娘在寝殿外求见!”
元幼祺皱起了眉头,心道她又来折腾什么?
她于是向侍立在一旁的唐喜使了个眼色。唐喜会意,忙欠了欠身,表示记下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上一次病倒高烧, 迷迷糊糊中被韦臻诓了顾蘅留下的绢帕之后, 元幼祺对韦臻的戒心有增无减。尤其是韦臻入宫之后, 这样一个人, 就在同一座禁宫中,让她不得不防。
近日整顿后宫、精简宫人初有成效, 那些碎嘴的、懒散的、不牢靠的大多被遣散出宫,宫中连拌嘴打架的事都几乎鲜少听闻了。这样的结果, 元幼祺还算满意。但这不代表她对于宫中的人就是全然放心的, 特别是韦臻。
她早料到, 韦臻一旦听说自己病了的事,必然会有所表演, 便悄悄地吩咐唐喜多注意咸福宫的动静。
唐喜久在宫中侍奉的, 脑子也颇灵光,听了吩咐之后,便明白了元幼祺的深意。
皇帝病着, 没有不许妃子来探望的道理。元幼祺命传安妃进来。
她吩咐罢,就自榻上坐了起来。韦臻是个难缠的, 她不想继续躺在榻上, 让韦臻觉得她软弱好欺。
韦臻快步进入寝殿。她的身影一出现, 元幼祺便眼尖地看到,随在她身后的侍女手中提着的食盒,眼眸微不可见地眯了眯。
“陛下您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怎么就病了!臣妾好生担心!可传了太医来瞧过?脸色怎么这般差?”韦臻抢不上来,一迭声地殷勤个不停。
元幼祺微微蹙眉,不着痕迹地闪躲过她的抢扑, 抬手一指旁边的座椅,让她坐下说话。
韦臻脸一红,意识到自己表现得太过了,连该有的礼数都浑忘了,忙向元幼祺行了礼,才谢了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