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笔会的主角就是林黛,林黛的首部诗集《林黛的诗》出版发行后,昱城文联专门组织了这次林黛作品讨论会,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变相的庆功会吧。
这几年,昱城文联中,有分量的作品并不多,《林黛的诗》算的上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当下这样一个诗歌正日趋没落的时代,昱城除了林黛,几乎已没有人在诗歌上投注过多精力,专门进行诗歌方面研究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在这种形势下,林黛这本诗集的出版就有些空谷传音、登高而呼的意味。所以,文联忙不迭地组织了这次笔会,意在利用林黛的标杆效应,推动昱城文坛的复兴。
笔会议程共三天,第一天全天和第二天上午研讨林黛的作品极其创作风格,第二天下午是会员谈各自的创作打算,第三天是游玩时间,安排大家去就近的景点游玩,这也是常规的会议套路。
第一天上午的会议有些无聊,会议邀请来的宣传部一位领导的讲话占去了大部分时间。开始时,这位领导谦虚地说自己是门外汉,只能简单地说两句。没想到一说就刹不住车了,从毛泽东1942年的那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到文学艺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从国内外时局讲到昱城历史文化,纵横开阖、口若悬河地讲了近三个小时。
这位宣传部的领导讲完,主持人又赶紧表态似地总结点评了一番,不外是领导讲话高瞻远瞩,微言大义之类,大家在今后的创作实践要切实贯彻云云。
主持人点评完后,已经到了饭点,原先安排的林黛介绍创作谈方面的发言就来不及进行了,只能挪到下午了。
到了自助餐厅,刚才会议室里沉闷的气氛立即一扫而光,大家纷纷活跃起来,熟人三三两两地凑成一堆儿,把酒言欢,东拉西扯起来。林黛有些不太适应这种场合,在文联里真正相熟的人也不多,不知该往哪儿凑,正无所适从之际,一个帅气干净的男人端着一杯红葡萄酒走了过来,伸出一只手,一脸灿烂地笑着说,“你好,美女诗人,认识一下吧,在下陈子曰,耳东陈,子曰诗云的子曰,是写散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