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锦

分卷阅读942(2 / 2)

卫亦馨想了想,道:“朝中善于断案的官员,都在大理寺刑部。他们不是一方父母官,想必阴龟也不会怕他们。”

其实,她心里早有人选。

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但她不会主动说出来,而是慢慢引导着肖太后,让肖太后自己去想到这个人选。

“大理寺,刑部……”肖太后虽然不理事,对朝中的官员却并不陌生,这是她身为一国太后的政治本能。

她在心中将这两个衙门的官员想了一遍:年纪大品级高的不行,派他们去闹得动静太大;毛头小子更不行,届时不能解决问题反倒添乱。

能力平庸的,当然也不行。

想来想去,这两个衙门里众多官员,好像却只剩下了一个选择。

☆、第八百章 亳州(九月月票满百加更)

“权墨冼……”肖太后的食指在桌案上轻轻弹了弹,缓缓沉吟:“他最合适。”

符合这些条件的,算来算去,也就只有权墨冼一个人而已。

他年纪轻,不会引起太多关注。而且,在断案上是一把好手,名声在外。派他去处理这件事情,亳州的百姓们都能感受到朝廷的重视。

“太祖母实在是英明!”卫亦馨眼睛一亮,道:“确实,没有比权郎中更合适的人了。”

她来此的目的已达,顺着肖太后的话风又说了几句,用罢午饭才离开延庆宫去给曹皇后请安。

庆隆帝下了早朝,照例到延庆宫来给肖太后请安。

这是他每日都会做的事情,三百六十五天,风雨无阻。这也是为什么,肖太后就算不理事,也在后宫地位尊崇的原因。

他来着的头一件事,便是问肖太后的作息饮食。

宫女禀道:“太后娘娘昨夜睡的好,只起了一次。今儿端成郡主来了,陪着太后娘娘用饭。娘娘心情好,多用了半碗参茸汤。”

庆隆帝点点头,笑着对肖太后道:“那丫头舍得进宫了?看在她让母后心情不错的份上,朕就暂且饶过她。”

肖太后笑道:“她一个冬天都不大好,皇帝就莫与一个小姑娘计较。她这回来,说了一事,我说给皇帝听听。”

当即,将亳州发生的那件奇事给庆隆帝讲了,道:“我觉着,这可能并非什么鬼神。让人去查查,也省得人心惶惶。”

这类事情,在民间最容易传播开来。若能顺利解决,当可成为一桩美谈。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