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这封家书亲自送到了春雪那里,告诉她凉诗琴给她的孩子取名为“嘉平”。本以为春雪会执拗会儿,没想到她立马喊起了:“嘉平,嘉平。”看来素未蒙面的凉诗琴已经在春雪的心里俗了不朽的形象。我借故把家书放在李乐的书房,从盒子里取走了凉诗琴执笔的那一封,悄悄地装在怀里。之前和李乐置气,什么都不管不问,现在诸事顺利,我归家的心情更加的急切了。闲来无事,便想练练字,却找不到心仪的字帖,琢磨着干脆趁李乐不在,临摹凉诗琴的字,一来打发时间,二来把浓浓的相思之情寄托在浓浓的笔墨下。
春雪母亲拉着我的手把我送到门边,不停地感谢我那夜的不离不弃。我摇摇头说:“一家人,应该的。”告别了春雪母亲,我便迫不及待的赶回家,干了坏事般闪进自己的屋子,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凉诗琴的信,顶礼膜拜的打开。每一个字似乎都有了灵气,在我的眼下开出了一朵朵冷艳的花。我细细的看着,用指腹在字上隔空描摹,怕手指重了、有汗渍,坏了凉诗琴的字。我一个一个的描,一个一个的往心里记,然后再拿起墨笔,在纸上仿写。虽然屋子里只有我一个人,我却觉得凉诗琴就在我的身边注视着我,我的每一笔她都看在眼里,然后会轻轻地靠近我,慢慢地握住我的手,领着我一笔一划,认真书写。
有了新的寄托,我的日子过得十分欢愉,就连小姨都会问及我最近怎么了,心情不错。我不能如实告知,只好借口快过年了,谁不高兴。李乐这一次出征一去便是大半年,连过年都没有回来。李乐一直没有消息传来,大家颇为担心,我则安慰他们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春雪母亲感谢我守在待产的春雪身边,这一次过年,便主动领着春雪来到我们的宅子,一家人一起过年。一屋子的人,除了春雪比较不快外,大家都相谈甚欢。可能是共患难后,大家很多间隙都放开了,自然能亲近起来。小嘉平很可爱,不哭不闹,一逗一个笑。看大家都这么喜欢小家伙,春雪的心情也跟着高兴了起来。送别春雪一家人后,我拉着大家一起到街上放鞭炮。看着礼花绚烂了天际,听着鞭炮热闹了人间,我在心底祈祷李乐能平安归来。
年后,冰雪开始融化了,张二才从陈强那里打听到大军不日便会回来,李乐没有性命之忧。小姨高兴地喜上眉梢,张大娘也在倒腾着腌制新菜,好让李乐回来便能吃到。我则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屋子,展开信纸,慢慢的写下:春风送喜。写完后,左看右看总觉得有些别扭,又拿出藏在桌案里凉诗琴的信,慢慢的比较她的偏旁部件和我的有何不一。
听到推门声,我立马把凉诗琴的信放在身后,看到是小姨,笑着:“小姨,找我有什么事吗?”
小姨从容地坐下:“李乐不在,家书都是你在代笔。”我点点头,小姨继续说,“那你什么时候把李乐安全回来的消息告诉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