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七鉴心中大痛,又是愧疚又是委屈,辩解道:“骗走你家钱财,的确是我的不是,但难道你们一家人就当真问心无愧吗?我韩七鉴行骗,从来讲究做人留一线。虽然骗走了你们的钱财,但并没有骗断你家的生机。我留下的钱,足够你们搬离大宅、租个小屋,老老实实上工做活过一辈子----可你家人是如何选的?没了那泼天富贵就上吊投井,归根到底,他们是被自己的贪与懒逼死的!”
“你,你!”姑娘被他一阵抢白,气得说不上话来。
韩七鉴又对她一抱拳:“好叫姑娘知道,外国银行案里的十七家苦主,全是在反侵略战争里一个字儿都没捐过的富户。当你坐在大宅香闺里读书弹琴时,前线的将士们正缺医少药的流汗流血。你父亲为富不仁在先,韩七鉴替天行道在后,虽然间接害你家破人亡,但我无愧于天地良心,便是有翻天的报应也愿承担!”话毕拂袖而去,留下姑娘泣不成声。
人人都以为这件事就此了了,韩七鉴跟姑娘结了永远无法再见的仇怨。谁知韩七鉴偏与常人不同,从那之后更加频繁地登门造访,说是“我害得姑娘家破人亡,便用一辈子守着姑娘权当补偿”。
这一守就守了十数年,直守到姑娘人到中年,有一天主动对他开口道:“只要你答应我再不行骗,我便愿意嫁你。”
作者有话要说: 韩七鉴是个有故事的男同学。
其实姑娘记恨韩七鉴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站在她的角度,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突然之间就被骗了个精光,要多委屈有多委屈。套用现在的话,韩七鉴那帮人是慷他人之慨,不尊重别人的物权,是道德绑架。看起来,韩七鉴的所作所为跟现在某些打着爱国的名义砸车的愤青没有差别。
而站在韩七鉴的角度是另一回事。韩七鉴的外国银行案是有自己的时代背景的。那时候国将不国、民不聊生,那十七家大地主却是朱门酒肉臭,最后还要带着钱走。一百三十五万两黄金,多大的富贵?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对国家一毛不拔,对同胞一毛不拔,在当时的韩七鉴眼中已是罪无可恕……
这件事情,其实就是阶级不同、立场不同的人被战乱裹挟着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十分传奇,十分无奈,只能说,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吧。
心爱姑娘的控诉改变了韩七鉴,也间接影响了韩墨的爸爸和韩墨的一生,接下来大家都会看到;而韩七鉴的执着,也改变了那位姑娘,她其实也是个很了不起的女人,有着旁人无法比的大胸襟,毕竟,道理大家都懂,可又有几个人能够原谅和接受自己的“杀父仇人”呢?
今天的作者有话说很长……忍不住多跟大家聊两句,希望大家能理解韩七鉴和那位地主家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