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摆上桌,人也落了座,他才把成绩单拿出来。纪知青翻来覆去看了许久,恨不能从那钢笔填写的数字里面读出更多讯息来,那张满是病容的脸都显得红润许多。他叫李顾一定要给村长打电话讲这事,说是好事,等他回去他还要跟自己的学生讲。李顾还从来没有看他这样开心过。
很多年之后他想,那其实是一张很微不足道的成绩单。对于大人来说,他们的世界里有更多更大的悲欢,一张成绩单算什么呢?有什么用呢?可他又很快明白,大概是因为生活的苦太多了,一点微末的希望都能让人感觉甜。那些挣扎着辛苦生活的人,不是真的靠着好事发生才活下去的,是靠着从生活的蛛丝马迹里,找到“一定会有好事发生”的迹象,来支撑自己度过无尽的人生长夜。
除去书房,这里只有两间正式的卧房,纪知青独自占了一间养病,纪寒星的行李顺理成章被放到了李顾一起。李顾忙前忙后把小孩的东西收拾妥当,三个人的小日子就这么过了起来。
作者有话说
倒数第二段是,马东以前在节目里说的。“心里很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大意)
需要
纪知青在的时候,纪寒星总是会表现得格外明理懂事,是个满分的乖小孩,一点也看不出这个年纪可以被原谅的骄纵。只有在面对李顾的时候,才会露出些小朋友特有的娇憨来。
纪寒星和纪知青很亲,但李顾总觉得他俩之间存在着说不上的距离,或许是因为纪知青的个性不习惯与人太近,或许是纪寒星知道自己并非他亲生,他们的相处不像正常的父子那样随意。因此李顾总是忍不住就要对纪寒星更心软一点。
家里有了三个人,李顾认为买饭太贵了不划算,于是自己去买菜回来变着花样给他俩做。他从许寄文那里抱回的旧杂志里意外发现了一个实用菜谱专栏,李顾照着学,原本是能做熟的程度,后面竟然被他做得还有几分好吃。
准备午饭的时候他去洗菜,纪寒星要来帮忙,李顾没让他碰水,利索地洗了个苹果塞他手里:“你吃东西呗,哥自己做很快的。”纪寒星态度柔顺地接过来,他不跟李顾争,他已经知道李顾是个死脑筋还很固执,认准的事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