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觉得不能再干等下去了,必须想点别的出路了。凌州的互市果然还是规模太小了,只能让她勉强混个温饱,而她种出的上好的草药,竟无人能买得起,当然但她也不愿意贱价销售,于是便陷入了死循环。
好东西卖不出去,生意便成了一潭死水,怎么才能把手里的宝贝盘活呢?她第一想到的是俞州互市里的参茸行,上次她在那里卖出了三根参,八百两银子着实让她逍遥快活了一阵子。只可惜俞凌堰三州是诚王的旧封地,朝廷依旧对此很忌惮,于是在其有意无意的干预下都渐渐萧条了,如今那边恐怕也大不如前了吧。
她现在手头紧,若是要迁去更远的地方,路费也出不起。于是她又把心思放在了自己的老本行上,当然除了鲜菇汤之外,她也有了一些更多的打算。
先前一直没有恢复经营铺面,是因为开小吃店太累,不仅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熬汤,还容易惹上是非,有时候会遇上一些无理取闹的顾客,刁难了几个时辰就为了吃顿霸王餐,像苏然这种怕麻烦的包子,通常都会选择息事宁人的。
又或者生意好了点,就惹得左邻右里的同行们眼红了,紧接着就有各种风言风语传出来,损害店铺的名声。当初苏然在得知了这事之后,还感慨过这时代的商业竞争也厉害着呢,一不小心就会中招。
当然之前的这些麻烦事都是小陈管事解决的,苏然几乎万事不管,听这些事情也当作笑话听的,可如今没了帮手,她只好当缩头乌龟。
但不遭人忌是庸才,总不能因为怕了这些,就当一辈子的乌龟。何况穷则思变,如今她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也没法再逃避了。
于是她挑了一个晴好的日子,把铺子里的桌椅全部擦洗得干净锃亮,又翻了翻黄历,挑了个良辰吉日重新开张。同时,她又想起了之前准备开第二个铺子的计划,那个当初因为种种原因搁浅的计划,在现在看来,似乎时机已经成熟了。
最后她又翻出了自己的所有积蓄,把铜板数了一遍又一遍,还是狠下了心,一口气添置了十几只宽口胖肚的白瓷坛子。再请木匠沿着墙壁打了一个长条形台面,还有一块新的匾额----酥记零食小铺。
很久以前因为嘴馋,她也是研究过一些零食的做法的,除了捣鼓出了甜脆的红薯片,爽口的香菇酱,还新研发了香浓味足的卤蛋和鲜甜酥脆的栗蓉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