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正均一时间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因为崔玉莹的关系,他对于这类常人论起都要称上厉害另类的女子,心有几分敬意。前几回见沈氏,崔正均只觉得此女不同,欣赏有之,喜欢以至于结亲还没想过,他正守着孝。现在孝服满了,沈氏直言如此,崔正均又怔忡又是感动,当下道:「大姐如此看的起我,我岂会负大姐之意。」
沈氏直到此时才露出笑脸来,她确实看上崔正均了,但崔正均有没有看上她,听她如此说了,会是什么反应,她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要是崔正均不愿意,更甚至于到外面坏她名声,她只能说一句,自己识人不清怪不得谁。
现在崔正均能当场说出这话来,一点犹豫都没有,沈氏知道自己这回是押对宝了。嫁不好不如不嫁,这是沈氏一直以来的原则,同样的她看好崔正均,肯定要自己来争取,只指望着一个足不出户的书生上门提亲,那不知道要等到啥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出手慢了,那只有自己哭的份。
「那就我等大爷的媒人了。」沈氏末了笑着道。
两人说定,崔正均回家之后就让婆子寻了周婆子过来,不提前因,只说自己孝服己满,对沈大姐有意,让周婆子去沈家提亲。周婆子当即就愣了一下,实在意料之外,随着沈强成亲,托给她给沈氏带话说亲的不是一个两个。虽然说沈氏是被高门大户休出来的,但她有钱,还有本事,娶个这样的媳妇,至少这辈子是不愁吃喝了。
相对来说,崔正均在淮阳则属于高不成低不就这种,才情值多少钱,一个秀才就是出去做馆一年也不过八两银子的薪俸。当然崔正均比一般穷酸秀才强点,他有房,有间铺面可以取租,但就这样的条件,也真不能说多好。当然要是县老爷,或者书香门第的人家看上,愿意把女儿嫁过来又另说,不过目前还没什么有高门大户看上崔正均。
喝了口茶,崔正均又另给周婆子一两银子,周婆子接了银子欢欢喜喜的来了。沈氏正在家中坐等媒人,周婆子本来还担心这门亲事未必能成,没想到沈氏也答应了。不过沈氏也说的明白,虽然说再嫁由自身,但她上头还有父亲,总要家里同意再说亲事。
周婆子知道这事成了,笑着道:「大喜,大喜啊,将来崔大爷中举得了高官,大姐还要凤冠霞帔上身呢。」
「承妈妈吉言。」沈氏笑着道。
晚间沈强回来,沈氏直言此事,并说自己答应。沈强和年氏虽然也很惊讶,不过这是沈氏自己答应的。而且说到崔正均,家世不说,但看他人品样貌俱是上上等的,也没娶过的,配沈氏实在无可挑剔。
沈氏写信回家,告知父亲。沈父自然没啥意见,他只担心女儿嫁不出去,现在嫁了一个读书人如何不欢喜。至于家境贫寒这一点,沈父并不在意,听沈大嫂说了他们姐弟在淮阳的情况,钱财实在没必要放在心上。
接到回信,沈氏命令人传来周婆子,周婆子欢喜的不行,又连忙找来官媒。不过亲事操办并不急,沈父回信上写的明白,这回沈氏的婚事,不止沈大嫂要来,沈父也要来。沈氏这是二嫁了,这个女儿他最心疼,这回婚事千万不能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