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沈强回来,沈氏也把信拿给他看了,沈强母亲早逝,跟这个大嫂感情很好,听说她要来,便道:「姐姐觉得我们是该另收拾房子,还是让大嫂和姐姐一处住?」
沈氏想了想,两进的院子,前头是沈强的,后来是她住。要是把前头当新房,房子要重新收拾,沈大嫂跟她一起住是最妥当的。但前日周婆子过来,却带了话来,沈家隔壁汪家的房子要卖,也是处两进的院落,虽然房舍很旧,但要价不高。
周婆子得了消息,知道沈家姐弟手里也有钱, 便过来带了话。当时周婆子就说:「虽然说是亲姐弟,但总是这么一处住着,以后小爷开了支散了叶,房子也就显得窄了。衬着现在汪家用钱要卖,不如另置一处去,以后好就一处,不好大家分开也干净。离的又如近,有事还能有个照应。」
沈氏当时就有点心动,现在听沈强说到住处,便把汪家卖房的事说了,只问沈强是如何想的。房价也不高,总共三百五十两。
沈强只觉得现在房子够住,两进的房子,两边又都有厢房,只是主子住房就将近二十间了,便道:「房子倒是不贵,但哪里住的着这么多。」
沈氏笑着道:「你只看眼前住的下,我们眼看着都要在淮阳落下根,不出二十年这处宅子肯定要小了。而且听父亲信上之意,等他告老之后还要来淮阳寻我们,难道还要在一处挤着,正巧汪家要卖宅子,不如我们买下来,以后也就不用再操房子的心。」
沈强也觉得有理,便道:「听姐姐的就是,早买下来收拾妥当也好。」
沈氏想想又道:「我看不如这样,汪家的房舍旧了,一并拆了重建,收拾妥当给你当新房,我们现在住的房舍倒还挺新也不用收拾,省得以后还得收拾两回。」
「都听姐姐的。」沈强笑着说着。
沈氏行动向来都快,第二天就带上保人去了汪家。汪家原也是淮阳城中不错的人家,可惜子孙不争气,连祖宅都要卖出去,沈氏带着保人上门的时候,汪家太太哭哭泣泣,汪家大爷却恨不得马上脱手拿到银子。看汪太太如此,只怕她搅了生意,上赶着踢了汪太太两脚。
沈氏忙拉住,心里十分可怜汪太太,绝大多数的女人都把一生压在男人身上,社会环境如此。就是她自己,要不是遇上韩三爷那种几不靠的主,她也未必如此绝决。
合同签的很快,汪老爷急着脱手拿银子,第二天就办好手续拿了银子。汪太太却是向沈哭泣了一番,只求沈氏给她几天时间让她另外寻宅子好搬出,沈氏自然答应,但也说了期限,汪太太再可怜,也不可能这么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