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谈得七七八八,快走的时候鲁老爷犹豫一下道:「关于小四……是不是该谋个前程了?」霍四爷至今还是白身,读书考功名太难,但捐个官实并不是难。在鲁七姑娘嫁进来之前,先给霍四爷捐个官谋个前程,面子上也好看些。
霍宜之当即笑了起来,道:「也是我们这些长辈疏乎了,总觉得小四还小,倒把这事给忘了。鲁老爷放心,定不会让鲁家姑娘嫁个白身。」这确实是他疏乎了,对于世家子弟来说捐个官真不是什么难事。霍三老爷那样,除了玩乐他什么都不会,指望着他想着儿子前程不现实。
有霍宜之的保证,鲁老爷没什么不放心的。临走之时鲁老爷又跟霍宜之约定,明天正午的时候,鲁老爷带着岳老爷,霍宜之带着霍三老爷,一起府尹那里走一趟,先把手续办完。然后晚上衬黑霍家把岳氏的嫁妆退还给岳家。
岳舅爷还天天闹着要打官司呢,虽然岳舅爷可恶,但鲁老爷早有主意,岳太太这份嫁妆是一定要还给岳舅爷,不然以后扯起皮来,又是一件事。
送走鲁老爷,霍宜之也是长长出口气,笑看看向霍景之道:「能以结亲的结果了解此事,也算是皆大欢喜。」
霍景之笑着点头,鲁老爷会做这么个选择,他并不是很意外。鲁老爷做到尚书仕途己经到头了,鲁家又无能人,三个儿子虽然不至于像霍三老爷这样不争气,但要说多争气也说不上,没一个在科举上考出来的。
儿子才能平平,鲁家才打起女儿的主意,送女儿进宫本来就是为了家族考量,真正心疼女儿的人家不会想着让女儿进宫。现在进宫的路己经全部堵死,鲁老爷用女儿去保住岳老爷的功名就可以理解了,两榜进士很值钱,更何况霍四爷的条件也不是那么差。
勋贵世家也好,官宦大族也好,小儿女婚事上,哪个不是经打细算,把家族利益最大化。至于考虑小女儿的心思,以及两个当事人的意见,也许会在考虑范围内,却是最不重要的一环。鲁老爷能自己考中庶吉士,然后官至尚书,要是任由自己老婆拿捏住,做不得儿女婚事的主,他也白活那么大了。
霍三老爷做为最为发言权的一位,一句话没插,现在话讲完了,他只知道三房又要办喜事了。这回要娶进来的媳妇比前头的岳氏还要好,尚书的嫡女,相信霍三太太对这个结果也会十分满意。他也是满心高兴,事情闹的这么大,最终能以喜剧收场总是好事。
话讲完,霍三老爷本来正想走的,却突然想到一件事,是前几天四爷回来跟他说的,现在家中能做主的人都在,霍三老爷也就想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