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莹拒绝了她一辈子,只到最后思宸才把崔玉莹的真心话拿过来,不是不喜欢。而是太了解她的为人,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想让湖阳郡主一直喜欢一直挂念,那就要一直拒绝。把真心奉上去,换来的不是真心,而是厌烦。
一生太顺利,太圆满,很多事情也就不在乎了。崔玉莹看上她,比她看上崔玉莹还要早,就是湖阳郡主一直觉得巧合的相遇也是崔玉莹刻意为止,然后就这么让她牵挂半辈子。崔玉莹最后在信上说,回想这一生,她觉得很欣慰也很高兴,她用了一生时间自由的去想,去爱,然后她一直想的那个人,也想了她大半辈子。就是她死了,还一样会想着她。
贴子送上,次日下午霍景之去了鲁府,做为一部尚书,鲁家虽然不像霍家这样的显贵,但也是标准的权贵。这样的府邸门口从来都是安安静静的,没想到这趟霍景之过去的时候,门口正吵着热闹。
岳舅爷求见鲁老爷,鲁老爷不见他,然后他就在门口赖着不走。门房哄他走,然后他就在门口耍起了赖。霍景之过去的时候,正是闹的欢。
霍景之当然不好在门口围观,把马交给门房,管事的匆匆过来,一脸流汗状的引着霍景之进了鲁老爷的书房。霍景之进了门,书房里除了鲁老爷外还有一人,大概五十几岁,头发白了一片,霍景之正想着这是谁,京城对这事说上的话他应该都认识的。却猛然想起来,这是岳老爷,好些年不曾见过,而且算算年龄岳老爷应该四十岁差不多,没想到现在看起来老了十几岁不止。
见礼坐下,茶花送上,鲁老爷笑着道:「收到霍大人的贴子,我就把岳大人也叫了过来,有些事情我们也该一起商议商议。」
岳老爷当即站起身来,向霍景之拱手作揖道:「是我对不起霍家。」
霍景之并不理会岳老爷,只是有几分为难的看向鲁老爷,道:「我此次过来,是转述兄长的决定,鲁太太因为霍岳两家之事常来霍家走动,兄长觉得应该告知鲁老爷一声。」
鲁老爷和岳老爷都怔了一下,岳老爷还有点不明白,鲁老爷却是听出来了,霍景之过来转述霍宜之的话,那就是霍家的最终决定了。也就是说霍景之对这事己经做不了主了,他就是个传话的,霍景之在朝中再牛叉,也做不了他大哥的主。
想到此处鲁老爷有点冒冷汗,霍宜之做为镇远侯兼郡马爷,在京城并不算名人,不管是跟他弟弟比还是跟他老婆比,都很默默无闻。但此人也是公认的宽厚诚实,老实人一个,但要说好欺负,那就绝对错误。
霍景之继续道:「兄长之意,年后给应天府递状纸,要是应天府不敢判,那只有麻烦郡主入宫一趟,请太后懿旨了。」牵扯到尚书和侯府,摊上这样官司的府尹也是倒了八辈血霉,不管怎么判都得得罪一个。为了不难为府尹,那只得进官,直接由皇家宣判,本案又一点都不复杂,事情讲明白,太后就能下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