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虽然是商人之家,但这回娶的是宗妇,再想跟韩家结门亲事,也不得不考虑这一点。所以这趟何大太太和何大爷亲自过来,一是显得何家极其重视,二就是想想看看思芸到底是什么情况,何家可不想娶个牌位回去。
何家的信上己经明何大太太和何大爷会亲自来京城,理由也是现成的,韩家这边要冲喜,年后就要办喜事。手续太多,时间太紧,要是往返于青阳与京城之间,估计过年之后只是手续都走不完。
四老爷接到信就直接派人去接,心里也隐隐猜出何家的意思,其实这样也好,成亲之前两家好歹也得先打个照面。让何大太太见见思芸,然后让韩家男人们见见何大爷,只说两人的各个条件,双方都不会有意见。
何家租的院子离韩家有点远,这也可以理解,国公府所在的黄金地段,合适的地方并不算好找。不过院子不小,房子也挺新,家俱也是现成的。何大太太带了两房人,还有两个管事,以及几个小丫头。
四老爷又怕何家初来乍到,又把自己身边常使唤的一房人派了过去,帮着何家料理。收拾两天安置的差不多了,然后四老爷亲自写了贴子,请何大太太和何大爷来府里。成婚之前思芸跟何大爷是不能见面的,但何大太太可以见见思芸。
说定了日子,韩家的姑奶奶们也都回家了,这门亲事要是说成了,思芸也就要远嫁了,姑爷是什么样的人物,错过了这次,相见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思宸自然也来了,思慧出嫁的日子近了,她本来回来的就勤,又有何家人过来,她肯定要看看。
上次思宸跟三太太去青阳那趟,思宸一直跟着三太太应酬,没见过何家大爷,却是见过何家大太太。在思宸印象里,是个看着很和善,但多少有点小家子气的妇人。其实也可以理解,何家祖上虽然是书香门第,但再有名声要是穷的没饭吃了,也没有人会把女儿嫁过来。
何家是从何老太爷那辈开始发迹,但大太太进门的时候,何家也只是勉强够吃饭的,给长子娶媳妇,何老太爷就是想挑剔也很难,大太太只是个教书先生的女儿,何家发迹之后这样的当家主母还是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些。
因为何家人要来,陈太君也挣扎着从床上起来,换了衣服受何家的人礼,太太,奶奶以及姑奶奶们则依次坐好,思芸这个主角却是不能这时候露面。至于二太太,陈太君怕她会惹事,直接让人把她送到别院去了,理由也是现成的,因为儿子去世伤心过度,病的太厉害,这种时候不方便出席。
「给老太太请安……」何大太太和何大爷上前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