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听诊器

分卷阅读159(1 / 2)

那份病历从刘教授手里传到了党委书记手里,又递给纪委王老师。

上级们确认完了,轮到下级医生互相传阅。

除了校本部的两位纪委老师,所有人都有临床经验。

大家都看出这位十年前的患者跟禹明笔记上的病例一样,都是肠梗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送进手术室后,拟行剖腹探查术。

像这种典型的病例,症状和诊疗经过往往相似,但连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和年龄体重都这么接近,并不多见。

然而由不得他们不信,因为病历上的细节比幻灯片上的更吻合。相较于禹明的笔记,罗主任的这份才有可能是真正的病例来源。

“要不是亲眼看到截图,我也不敢相信两份病历会这么相像,十年一个轮回啊,这十年间,我们科手术间从三十多间变成了六十多间,年手术量更是从五万多台涨到了九万多台----”

嗡嗡嘈嘈的杂音不见了,空气里一片静默,章副主任确认过病历,嘴唇紧闭。

“可这也才一份病历,后面还有四道大的病例分析题,背景也都差不多,就算这份病历出现了巧合,总不可能五份都是巧合。”

“是啊,七年制这次笔试上的这道题目怎么说?”武教授跟章副主任互相一眼,指指禹明的幻灯片,“冠脉搭桥手术,还未开胸患者就血压骤降,接着就出现了室颤、心跳骤停,实施紧急复苏,试卷上这道血管活性药物的多选题,足足占了五分。而你禹明的笔记上,也有一道类似的题目。体外循环我们每天都做,但这种情况一年到头才有几例?”

这话提醒了纪委那两位科长,他们把手头那本看完的递还给曹教授,微笑说:“罗主任,能让我们看看第二道病例题的出处吗。”

五份病例早就找出来了,但禹明是“嫌疑人”,自己不方便过去拿,就让王南帮着病案室的人将剩下四份放到桌上,供大家翻阅。

光从【题干】上面看,第二道题目同时囊括了“冠脉搭桥”与“心跳骤停”,情况较特殊,处理起来较复杂。关键是,考点都是循环方面的用药,被人怀疑泄题并不奇怪,但abcd每一个选项完全不同,禹明想必是相关知识早已烂熟于心,自顾自在笔记上列了几道题目,并未写下答案。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