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秦点点头,扫一眼他手里的个人履历表,抱着东西进了科室。
林景洋坐电梯下了楼,出国背景表马上要交了,事关青年后备人才的名额,交给谁都不放心,他决定上午亲自去一趟校本部。
他向来人缘好,整个济仁系统,从上到下,几乎没有对他印象不好的。大厅里碰到好些同事,听到风声的,纷纷跟他道喜。
他维持着微笑,步子迈得又大又快,出来站到门诊大厅的台阶上,抬目远眺。
天空碧蓝如洗,随风送来一阵清香,一切都是秋天该有的样子。
院墙外面种了几株金桂,到了这季节,满树金色的花瓣早该灿然盛开。
第一次来一院见习时就在那了,几年了还是如此。
然后他视线一低,看见禹明站在停车场,禹明的身边是科教科的吴主任和负责下乡的医务科的某同事,说了几句话,禹明便往一辆黑色的车走去。
他认出那是禹明的车,方向上来看,禹明应该是要去落实下乡的事。
林景洋慢慢下台阶,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也许从此会衍生出不同的人生轨迹。
他该坚定一点,就算有些非议,时间也会冲淡一切,以后他的人生履历上,只会记载他曾获得过的殊荣。
他迟缓地走了几步,目光落在履历表上,秋阳的照耀下,照片白花花的有些反光,室内那么清晰的五官,这一刻变得模糊。
表格上方,是济仁的八字校训。
他越看越觉得刺目,下一瞬便挪开目光,抬头看向刚才的方向,禹明开车离开了原位,他淡淡转过头,下了台阶,朝另一头走去。
第73章
舒秦一从外面回来便去了24间。
她这段时间专门跟产科麻醉, 白天跟班晚上看书,一连十天待下来, 算是对椎管内麻醉有了初步的认识。
只因产妇硬膜外腔血管丰富, 穿刺置管时比普通患者出血风险高,老师教起来格外审慎,舒秦也学得倍加小心。
到上午最后一台时,产妇重度子痫前期,体重有250多斤,舒秦在顾教授的指导下成功做了穿刺,刚开始学着调控麻醉平面,舒秦难免有些紧张,好在病人生命体征控制良好,平面也很理想。虽说用顾教授的话来说:“操作只是基础,术中管理才是麻醉临床最深奥的部分。”可对于现阶段的舒秦来说,如何能稳扎稳扎学好基础才是最关键的。
忙忙碌碌一上午,中午下来吃饭, 舒秦给禹明打了个电话, 大概也在忙, 禹明并没有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