颦娘煮了饺饵(饺子)来吃,白菜羊肉馅儿的,佐以葱花香醋,一口一个,吃得停不下来。沈绥这天的胃口特别好,吃了好多,还饮了不少酒。沈缙劝她少喝点,过会儿还要去上大朝会,她却不听。结果守岁守到一半,就醉倒了,伏在沈缙腿上,呼呼大睡,眉头却皱得紧紧的。沈缙无奈地抚着姐姐柔软的耳垂,安抚小动物一般。她能感觉到姐姐的心情其实并不好,但却一直压抑着不表现出来。
更漏走过子夜,长安城里的爆竹的“噼啪”声更响了。时间走到了开元十七年的正月初一,又是一年新来临,万象待革新。沈缙仰头望着夜空中那一弯细若峨眉的下弦月,心中想着,张府中的白雪莲,公主府中的紫牡丹,是否也在同观此月,她们心中又作何想?
忽的弯了弯唇角,她有些期待这新的一年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第一更,今天有两更,下一章在晚间。
唐代的饺子实际上叫做“偃月形馄饨”,这名字太鸡肋了,所以直接改作“饺饵”。饺子是东汉名医张仲景发明的,其中最初是出于治疗耳朵冻疮以及填饱流民饥腹,将羊肉、胡椒等包在面里,捏成耳朵的形状,下锅煮开来,给人吃。后来就直接称作饺饵了。另外还有“牢丸”的称谓,不过牢丸更多的应当是指汤圆。宋代称“角子”,明清称“水点心”“扁食”,扁食这个名称是从蒙古语中来的,蒙古语中的饺子发音很类似于“扁食”,并不是因为饺子形状扁扁的。
另,唐代的爆竹,就真的是爆竹,耿直的唐人。(笑)
第二十一章
颦娘正在给沈绥更衣,嘴里牢骚不断,沈绥头疼欲裂,一脸丧气地垂着头。举着手臂任颦娘摆弄。
“让你不要饮那么多酒,你偏不听,现在好了。你当自己身子真的很硬朗吗?若不是老娘在这里给你调理,你还不知要卧在榻上哼哼唧唧多久呢!马上我就让小叶阿青去把那几坛新园春给埋茅房后面去,我让你喝!”
“颦娘……那是承喜家一片好意,您怎么能如此暴殄天物?”沈绥皱着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