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家乡每个村都供奉着各自信奉的菩萨,盖庙宇、请菩萨都有讲究。例如新请回来的菩萨要用柚子水洗过的红布蒙上眼睛,停放在庙宇前方,打开庙宇的大门欢庆三天才可以抬入庙宇的大殿。像女人亲戚来的时候绝对不可以进庙宇拜祭,也不可以在菩萨抬出来与村民同乐时有任何接近。生怕玷污菩萨的清明。
虽然有一点的迷信风采,但其中与人分享同乐的意义更大,绝对跟城市那种邻居不相识的冷漠不一样的。从年初六开始,就有村庄开始欢度自己特定的元宵,无论熟不熟悉,无论亲疏,只要路过走过都少不了招待你水果茶点、饭菜酒水。一直到年二十二,每个人都在走访探亲,虽然大人肉疼自己的荷包缩水,但对小孩子,不,应该是所有未婚人士来说,就是狂欢月。至于是迷信,还是传统,年轻一辈的还真的不大在乎。
我想起自己前世孩童时期最喜欢就是去庙里抢火把,晚上跟在菩萨后面和一大堆伙伴跌跌撞撞的跑。有时会为了零用钱去庙里抬旗子挣个一两元,一天下来,除了挣到零用钱,还挣到衣兜裤兜里面全装满供奉菩萨的供果零食,大多都是糖果、饼干、橄榄、冬瓜糖。有时比较有钱的人家还会给上几颗金元宝巧克力,虽然不大喜欢这黑乎乎的还有点苦的东西,但拿回去与爷爷奶奶分享,他们肯定都喜欢。
前世自己的童年,真的很穷呢。没有爸妈在身边,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还要带好弟弟们让他们不要学坏;没有新衣服、新书包、新鞋子,就连学校的早餐都开不起;那时的自己什么都没有,不开心的太多,开心的太少,但自己还是安稳的长大了。没有变成社会的问题少年,没有自怨自艾,只是听话的长大如爸妈希望的那样,然后终于可以到了爸妈身边。
我现在,还算是爸妈希望的样子吗?还算吗?
(ps:这章是和表姐聊完才写的,听着表姐语带怀念、声音哽咽的说着她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很感慨,有点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