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毛驴回六零年代

分卷阅读64(2 / 2)

夏夜大约知道,这就是开垦北大荒的兵连大协作的序幕。

过了不久,从学校回到屯子里的路上就会看到县上、镇上、以至于屯子里的房屋外墙上到处刷着红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而县里的火车站每天超负荷运作,一列列的绿皮火车载着南来的人儿来这里扎根奉献。

据大队里的领导说,分配的那些垦荒的地方,一般都是野兽成群,沼泽密布,杂草都有一人多高。最让人心里发毛的是,没有住的地方!屯里的干部都赶到公社帮忙安置兵团后勤工作,前期的粮食各个县市需要自己解决。

全县热热闹闹的迎接兵连、下乡知青后,高中也停课一周跟着一起参加了工农学兵联合开荒活动,夏夜想起来都觉着那真不是一般人能坚持下来的,基本去的地,方圆百里看不到人烟,

先分配了开荒点。所有的开荒队伍分成两个方队作业,大都是一边开荒,一边盖作业站,为的是保证开春种地时,人都能有地方住。两个大队的大队长决定从队里抽调了三分之一的人建作业站,建站的主要任务是盖地窨子。而选的这些毛头小伙子,大都是南来的学生,或者在当地吃不上饭为了混口饱饭跟着绿皮车迁来的,地窨子这种北方的暂时安置房,别说盖了,见都没见过呢!于是,兵连大队长请了当地的老大爷给做建筑指导,让新进驻的这些兵团工人学生安顿下来后,立马就开始了土方作业。

这时大地还被冰雪覆盖着,地已经冻得三尺多深了,劳作的人只能用镐刨开冻土层后再挖土。为了防止夜间气温低好不容易挖开的土层再冻上,每天收工前就用麦秸苫上一层,起早再派人来把麦秸点着火烤地皮。经过几天奋战,地窨子基础挖好了,再开始上山伐木,下草甸子打苫房草,所有的工作都是踏着雪进行的。

在雪里摸打滚爬一天,中午要吃饭的时候,因着没有人烟,只能从胸口拿出早上分发的窝窝或者饼子,即使有体温温着,也已经梆硬了,拿牙一咬就容易蹦了牙,弄的南方那些娇滴滴的女孩子,弄的眼泪模糊,但是在这里没有同情,只能自己慢慢适应。

夏夜每到这个时候就特别怀念大山叔,每天都会在胸口揣着一铁壶的烧刀子,觉着寒风冻透了衣服,抿一口能热乎半天,血液也沸腾起来,再干起活来也就没那么难受了。

劳动的这些人当中就有县里和镇上的学生们,每天全身上下都弄的湿湿的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