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清平纪

分卷阅读146(1 / 2)

有小孩子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显然有小家伙耐不住跑来拜年,可见孙家还没开门,几个孩子撑着纸灯笼,都不好意思敲门。说是来拜年不过是名头借口罢了,其实目的还是因为孙家大方,过年肯定给好吃的零食。凤天幸看了看外面,夜色被积雪照应的能看到不少景,何况厨房跟堂屋都亮着灯。

这会外面的雪倒是停了,可温度还是挺冷,小孩子火气足也禁不得冻,再者棉鞋都不隔水,在雪窝里要不了多久,就会被雪水淋湿。凤天幸去堂屋,用托盘装了不少花生瓜子还有果子,去开了大门。门外有五个小孩子,都是住这一片的几个小家伙,见凤天幸开门,咧着嘴齐声喊爷爷,然后一溜拜年的吉祥话。

凤天幸笑着给几个孩子分了零食,让他们赶紧回家去,这么冷的天仔细冻着感冒了,大过年的吃药可不是好兆头。拿到零食,几个孩子捂着满满的口袋,笑的见牙不见眼。嘴巴甜的跟凤天幸打了招呼,然后一溜烟的都各往各家跑。他们出来的早,还没吃上早上的饺子呢,回去晚了说不定盛到的面条多饺子更少。

这年头家家条件都不宽裕,一大家子都吃肉饺子,半大的小子三大碗不带眨眼的,就是四五岁的孩子,两碗饺子也能吃下。谁家大人孩子没有四五口人,六七口的都有,人口多哪里能禁得起这样吃。所以不是人人都跟孙家一样,煮饺子都是纯水饺。其他人家过年的水饺,都是跟面条一起下,锅里的水饺还没面条多。

年初一第一顿饭还不能放盐,闲一年可不好听,跟着一起下锅的还有菠菜,煮熟后没味道特别的涩嘴。倒是可以放糖,但糖是金贵东西,配着有咸味的水饺,那是真不好吃,显然是糟践了东西。基本大多数人家,第一顿饭都是不放调味,寡淡的味道真不是什么美味,有肉有味的饺子少,跟面条一比较,水饺就显得的美味了。

一锅水饺下锅煮开一滚,馨妍才洗了手擦干水,回屋喊孙建国起床吃饭。孙建国昨晚回来的晚,只是当兵的人警醒,馨妍在他耳边轻轻喊了一遍,孙建国就已经睁开眼坐起来。年初一早上,总算是等来了这迟来的团圆饭,中午孙建国还要去跟士兵一起,士兵也是按照轮班过年的。只有到晚上,他才能有时间陪着家人。

做军嫂就要对这些习以为常,馨妍心中能理解。她随军在孙建国身边,其他没轮到探亲的士兵,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他们都没有抱怨,随军的军嫂们更没资格抱怨。馨妍这个觉悟还是很高的,再说有爹娘和孩子在呢,只是过年这两天的时间,没什么不能适应的。

吃完早饭还没收拾好,家里又迎来了两波拜年的小孩子,孙建国在天亮后就去团里。没多会戴春妞带着俩儿子上门拜年,同来的还有七团其她随军的几个女人孩子。请人进屋坐,拿瓜子花生糕点给孩子们吃,糖果也买了只是不多,跟着来的孩子每人给了两颗。小孩子在院里扎堆的玩,馨妍在堂屋里陪着说闲话,爹娘在几人拜过年后,就抱着俩孩子在东屋照看。

三个女人一台戏,几个女人嗑着瓜子热闹的说着昨晚的晚会表演,那气氛可热闹了。文艺团跳舞的女人都年轻漂亮,说道此,一个连长家的媳妇,一脸来劲的八卦表情,对馨妍哎呦的咋呼道:

“哎呦,嫂子昨晚没去,你不知道呀,后来节目快表演完了。一个跳舞的女人,没你年轻没你俊,不过长的也该不错,我们是比不上的。那女人瞧着也二十好几的人了,竟然没羞没臊,当场追求什么自由的爱情,指明找咱们孙团长,大胆的跟咱孙团长表白。你不知道当时地下的士兵跟着起哄,可闹了不短的功夫呢。”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