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您早起。”邵玉萍连忙搭话,她认得的,泼水的是她的中学同学李梅英的小叔,她的小叔最是好认的,因为右太阳穴下有一块儿黑痣,满城里这是他的独有特色。
于是邵玉萍一提李梅英就让她的小叔也想起了邵玉萍,大家都熟人呢!只要成了熟人就一切好办。喝不喝水?坐一坐吧?大叔客客气气地礼让着。可一说户口呢,他也皱眉,不是没办过么?可没办过却见过的,就是这好办不好办的大叔也说不准,说不好办吧?那也未必,因为人家该办的还不是照办?说好办吧也未尽然,因为时不时地他就见得有人为个户口跑的嘴撅脸吊的。这就看合不合规程呢?大叔的黑脸仰起看那二楼的户政科的窗户,好像要看出一点儿“规程”来说给邵玉萍,先使她知道一点儿眉目吧,熟人呢。
正说着有一搭没一搭的关于户口的事儿,警察来了,精精神神的中年男子,进门带着一脸的春风,一张嘴说的话应该比春风更动人心,“老李,快买蜂窝煤!要涨五分钱!”这的确是个急迫的消息!天天儿的烧煤呢。凡熟人都要通知到,让大家都储备蜂窝煤,等这阵子过去了到也又说不定掉价,总之是大家都别折啥。
于是大家就从这蜂窝煤开始说到油盐酱醋、土豆和黄豆,到说到豆浆的好处时邵玉萍看那门卫室里的钟表正好八点半,这是上班的时间了,警察同志可以回答她的事情了吧?
警察自然是有问有答的,而且答得简明扼要,“带户口本儿、孩子的出生证、独生子女证、计划生育证明等等的”,邵玉萍是一边儿听一边儿用心记着,大叔又在边上帮着问着,说来这“规程”到不复杂,这一问就明镜儿似得,一环一节、环节相连而成一个完善的过程了,立时让邵玉萍的心里轻快了起来,辞谢出来时还提醒大叔记着那蜂窝煤,向警察笑着摆摆手。